本刊编辑部
早些时候热播的《大国崛起》第一集,向我们展示了欧洲西南端一个偏僻的地方,名叫“罗卡角”。15世纪,一支葡萄牙的船队由此出发,开辟了欧洲人的“海上之路”,从而开创了一个海洋时代,也就是大国相继崛起的时代。罗卡角成为葡萄牙乃至整个欧洲人的骄傲,正如矗立海边的纪念碑上所书:“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
从葡萄牙的罗卡角,我们联想到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以及“扼江海之交”的合浦。汉朝使者率领的船队,由此出发,远航至南亚各国。这次远航,比葡萄牙人早1500多年。它所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随着时光之流逝,沧桑之巨变,它们失落昔日的辉煌,淡出人们的记忆。
然而,海上丝绸之路并没有失落。它不仅输出丝绸陶瓷,而且输出中华文化;它不仅输入海外奇珍,而且输入海外文化。7世纪,一位珠江人正是将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禅宗,缔造了珠江文化的辉煌,也开创立中国文化儒、道、禅并立的新格局。他,就是在大英帝国国家博物馆广场上与孔子、老子并立的思想家惠能。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便成为20世纪中国的“罗卡角”,成为中国崛起的新起点。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说得好:“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利用自身文明的成就创造新的价值观,而不是简单的‘回顾’,‘回忆’。”(《文化自信与创造性姿态》)本期发表文章重温2000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重温1300多年前创立中国禅宗的惠能,重温28年前在中国南海边的那个“圈”,等等,都是为了发掘并利用珠江文化自身文明的成就,创造新的价值观。有了新的价值观,珠江文化就能得到认同,就能走向世界。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