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开发南雄珠玑巷和中华姓氏文化的建议


  

  最近我到南雄珠玑巷考察,看到这条著名古巷有了很大变化,1993年我曾到此调研,向该地领导提出的发展宗亲联谊和寻根文化的建议,现已得到基本实现,而且超出原来的设想。古巷的原有牌楼、房屋、古亭、古塔、古桥、古道均已修葺一新,新建了巷口广场,并在其中建起新的牌坊和浮雕,新建了人工湖和湖滨小道,新建了胡妃馆和好几家姓氏的宗祠或故居,新制或复制了许多名人所题诗词和精美书法的碑林,出版了一套《珠玑巷丛书》。这些建设成果,使这条古巷既保持了旧貌,又增添了新颜,使其本有的文化传统和底蕴得以表现出来,显出了较浓的文化氛围和风韵。从而使得许多流传到海外的珠玑巷人后裔,纷至沓来承宗认祖,观光旅游,虽然尚不及明代诗人黄公辅所写:“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忝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的盛况,但已是粤北旅游热点之一,是世界华人的憧憬圣地。

  珠玑巷有二千多年历史,自唐代张九龄开梅关古道后,进入鼎盛时期,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进入岭南,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以到海外谋生的转折之地,故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和海外各国,都承根认脉,均称其为“七百年前桑梓乡”。史载:自北宋至元代初期二百年间,自北南来珠玑巷的移民,大规模的有三次,较小批的也有100多次,迁移的姓氏有140多个,比人们熟知的“百家姓”还多出许多。所以,自古以来珠玑巷的住家都有姓氏多而又不稳定(即不是世代古居)的特点,迄今珠玑巷的320多户中也有19个姓。由此可见,珠玑巷的传统文化特征主要是:移民的姓氏文化。海外华人的珠玑巷情结,主要是这种文化情结。珠玑巷近年取得如此巨大变化,受到珠玑巷后裔的热情支持和赞助,尤其是许多姓氏的后裔前来寻根认祖,捐资建祠,也都是出于这种情结。

  这种姓氏文化是珠玑巷的特征,也是其优势所在。我认为珠玑巷还可以进一步发挥这种优势,作出更大的开发,并且由此而可以为珠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因为我感到珠玑巷的移民姓氏文化在我省以至全民族都有普遍意义。就广东来说,几乎每个城镇都有各种姓氏的宗祠,有各个地方的乡祠或会馆,特别是在一些名人出生的地方,如:封开的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曲江的张九龄,梅州的黄遵宪,蕉岭的丘逢甲,南海的康有为,新会的梁启超,深圳的赖恩爵等等,都有纪念性的故居或墓地,都有后裔或闸生前来接宗认脉。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人住地也极其普遍。这种姓氏文化,还衍化或扩展为门徒、师生、乡邻、校友、武林或艺林宗派等情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这种文化传统和情结,如果引导不好,会造成封建迷信和宗派纠纷;引导得好,则是积极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为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珠玑巷的近年发展,作出了成功的示范,也提供了各地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据此,就珠玑巷的进一步开发和更好地发展姓氏文化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议充分发挥珠玑巷的影响和海外赞助的经济实力,利用数百年来有140多个姓氏的族人后裔,由全国各地自北移南、自大陆而及海外的历史渊源,以及现有的国内外各族姓氏的关系网,由“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联合省文史馆、珠江文化研究会、省文化厅和韶关市文化局、韶关大学等单位,组成“中华姓氏文化开发中心”。负责组织和开展一系列有关姓氏文化的开发规划和发展事宜,将珠玑巷的姓氏宗祠活动上升为全省和全民族的档次,并从这样的高度去进行筹画。

  二、建议将现在的珠玑巷地段,一直延伸到梅关,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中华民族百家姓故居文化风景线”。在这风景线内,恢复原有古道,路两边由海外各姓氏后裔投资兴建各种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农业或林业,如:×氏福利院,×氏烟草场,×氏毛竹林,×氏百果山……在其院内或场内,可设其姓宗祠,祠内或院内可设各种展览或娱乐活动项目,如碑林、诗亭、词阁、歌台、戏台等,可投资兴建各种文体设施,包括球场、游泳池、射击场、跑马场等,并应建各种服务性的配套设施,如宾馆、医院、茶楼、餐厅;其中特别经营穿越五岭跨梅关的爬山专案,组织“重走当年珠玑路”的活动。

  三、建议在珠玑巷现已建成或将要建的宗祠或故居中,增加各族姓氏后裔在国内外艰苦创业精神及其取得辉煌业绩的宣传内容,使前来认宗接脉或观光旅游的后人,到此一游所得,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形式上的承宗续谱,还会受到更大的精神激励,真正继承先祖的精神血脉,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雷洁琼副委员长致辞所言:“发扬珠玑巷人的开拓精神”,这一点,在全省所有姓氏文化的纪念地中,都是应当特别着重加强的,采取的措施和方式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

  四、鼓励海外华人将投资建宗祠、故居的热情和经费,进一步扩大为办实业或福利性的事业,如:学校、图书馆、养老院、医院、归侨福利院、骨灰亭等,地点自由选择,享受政策优惠。

  五、以珠玑巷自古以来有140多姓北来南往的基础,统一编制出版各姓氏的宗族谱,每姓一册,统编成套;内容不以珠玑巷人为限,应尽力扩展为每姓氏自古至今各地各系之全部,成为最大最全的权威版本。

  六、在现有“珠玑巷丛书”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关于珠玑巷历史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现象研究的学术专著,关于中华姓氏文化研究的学术专著,关于海外华人姓氏文化研究,以至每个姓氏的文化发展研究等专著,构成“珠玑文化学术丛书”系列。

  七、组织编写各族姓氏的“英雄谱”,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简单的做法是编列出简介录,印出照片和业迹简介,每姓一册,贯选古今中外;可在珠玑巷中设英雄塑像廊或专馆,如“中华姓氏故居文化风景线”建成,亦可作为专案之一,分列或专列其中;突出者可单独列传,编成“珠玑英雄谱”丛书出版。

  八、组织撰写珠玑巷七百年历史发展的历史小说,撰写改革开放后珠玑巷发展(包括在这过程中国内外后裔热情支持的动人故事)的报告文学,编导关于珠玑巷古今的电视剧或电视片,加大力度,广开途径,将珠玑巷精神和中华姓氏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2000年8月10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