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改善广东投资环境 提升广东吸收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2004年广东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93.6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1亿美元,同比增长34.1%,位居全国首位。虽然外资在粤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引资形式依然严峻。随着国内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形成,长三角的迅速崛起,外资不断向长三角转移,广东吸收外资的区位优势正逐步弱化,珠三角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减少,吸收外资增速相对落后。自2003年以来,广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与其他省份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2004年前三季度江苏和山东实际利用外资额均超过广东。

  我先后对500余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和300余家跨国公司在粤子公司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全国及广东投资环境评价的对比发现,投资者对广东的投资环境评价要优于全国。投资者对广东投资环境最满意的三个指标为:政府官员及公众对外资的态度,政治稳定性,货币稳定性与汇率。而当地人的任职离职态度、法规的完善与执行以及当地人员素质是投资者对广东投资环境最不满意的几项因素。通过调查,我们也得出了跨国公司在广东投资的几个重要特征:

  (一)外资在广东省的制造业投资额最多,其次是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投资也有较大的比例,表明跨国公司在粤的投资由纯粹的资本、劳动密集行业转向技术密集行业,并开始向流通领域扩展,表现出外资在粤的产业结构的逐渐升级。对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投资仍然较少。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服务业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一方面与产业本身的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行业开放时间不长。对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投资的相对比例偏少,但比前几年仍有较大的提高。

  (二)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外商投向该地区占全部投资额的80%以上。虽然90年代以后,这一比重略有下降,但总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投资环境较好,出口方便,是外国投资者的首选区域。相对而言,东西两翼、粤北等山区,由于外商投资硬件环境的约束,投资成本较高,吸引外资的能力也低。

  (三)从投资来源地来看,香港地区在全国和广东的直接投资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其在广东的投资额占到了全国的一半;美国在广东的投资额排第二位,但不及香港地区的十分之一;台湾地区在广东的投资排在第三位,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这是因为很多台商投资在上海、江浙等长三角地带;日本在粤投资额不到全国的十分之一,有一定的增长潜力;而德国对华和对粤投资额相对偏低,需要采取更有力的引资措施。

  (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区域集中在北京(41%)、上海(35%)和广东(9%)。在广东的研发机构虽然数量排在全国第三,但与北京和上海的差距较大,这与前面提过的在粤投资的公司来源国和地区有较大关系,因为在粤投资主要集中于港澳地区,技术领先的欧美企业较少。从结构来看,北京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多以IT业为主,尤以美国公司居多;汽车、化工业是上海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主力,比重超过50%,IT行业较少,其中欧洲公司占50%以上;广东省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则基本聚焦IT和电子业。这一分布与三地的发展基础和方向保持一致。

  (五)从跨国公司在广东的筹供情况来看,在粤跨国公司筹供的20%以上来自中国当地公司的占比达到65.5%,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广东的投资有效地带动了广东本地的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如本田公司在粤的投资带动了几十家上游企业落户广州,体现了跨国公司的客户追随策略 ;同时在粤设立研发中心,为配套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控制和保证产品及零配件生产的质量;跨国公司还把在粤筹供纳入全球筹供体系,外资企业在粤生产零部件出口增加。

  (六)对世界500强在粤子公司增资扩股的状况调查发现,截至到2002年底,世界500强在广东投资的300家制造业子公司中,外方发生增资扩股的企业有64家,外方股权减少的仅为9家。在64家增资扩股的子公司中,主要来源于日本和美国,其中有25家来源于日本,21家来源于美国,这两个来源国的子公司就占了总样本的71.9%。在时间上来看,发生增资扩股企业的建立时间一般早于1997年,且跨国公司集中于1997年以后进行增资扩股。

  通过以上对广东外商投资环境的分析和跨国公司在广东投资特征的说明,我们提出改善广东投资环境,并利用跨国公司在粤投资特征,有效提升广东吸收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建议,具体有如下几点:

  1.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和当地化战略,加快国际产业链向广东转移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和当地化战略引发产业在国际间转移。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呈现出几个特征:第一,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主体的趋势更加明显;第二,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服务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第三,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等。作为东道主的广东应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加快本地经济发展,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来粤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培训基地,以及更多的管理运营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第四,引导和加强广东中小企业与跨国公司的配套合作,促进其逐步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销售网络;第五,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 

  2.改变跨国公司在粤的投资来源结构

  在来源国的结构方面,吸引更多欧美技术领先企业来粤投资;在来源企业的结构方面,努力增加世界500强企业来粤投资的比例;在来源产业的结构方面,改变单纯追求投资数量的观点,把更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广东。

  3.调整跨国公司在广东的投资布局

  这种布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在区域布局上,要完善外商投资的区域布局,加大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引资力度。形成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珠三角地区为躯干,粤东、粤西和山区为两翼的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外商投资格局。在企业的产业布局上,培育和支持以“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形成强大的配套能力,争取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筹供体系。跨国公司投资首先会考虑当地是否拥有所需的配套产业,即支撑产业发展的零部件产业和原材料产业。通过产业集群,可以加强和完善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价值链上的前后向联系,包括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科技研发联系,进入跨国公司的配套体系等。

  4.有针对性地改善广东投资软环境

  首先,对投资者对广东投资环境评价最低的几项指标,例如法规的完善与执行、人员的任职态度和素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如加快外资法规修订的频度,提高地方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与服务水平等。其次,可以加强广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交流,创造吸引跨国公司在粤进行R&D投资的外部环境。允许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参与政府支持的研发项目,在某些领域允许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与国内的研发机构一同参与招标课题等,使用有关科技开发鼓励基金等。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吸引R&D投资的经验,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研发中心(既包括内资的研发中心也包括外商投资的研发中心)从事研发活动。

  (2005年6月14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