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荔香·母爱

  六月的南国,正值蝉鸣荔熟时节。这几天,来自珠江三角洲的鲜荔枝,有的红彤彤似火,有的红里透緑,有的一簇簇,有的一串串,有的一颗颗……港九街头,随处都可买到,什么“糯米糍”呀,什么“桂味”呀,还有什么荔枝之王“增城挂緑”呀,总之,不管哪个品种,似乎都能叫人垂涎三尺!广东的荔枝,是名闻遐迩的。

  我对于荔枝,长期以来怀有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幼年在南洋,吃的尽是榴莲、山竹、芒果、香蕉、杨桃、黄梨、番鬼荔枝、红毛丹等热带水果,惟独吃不到来自唐山的鲜荔枝。有时母亲带我来上街,偶尔遇上水果摊卖的广东干荔枝,我会高兴得跳起来,咕哝着要母亲买一、二斤回家去,一家人围坐着边啖干荔枝,边听母亲讲述昔日在家乡采荔枝、吃荔枝的童年趣事!

  后来,我决定离开孕育我成长的土地,买棹北归。那是二十多年前一个夜阑人静的晚上,母亲在细心地替我收拾行装。她低垂着头,默然不语,只顾把大包小包的行李包扎得稳稳实实,生怕我少带了些什么。我凝望着母亲惆怅、难过的脸庞,才尝到了生离死别的滋味!我实在不忍多看她一眼,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安慰她。我知道,母亲的心里装着千言万语,然而,她怕我伤心,不愿多说。

  当时,我的感情的潮水奔泻不息,再也控制不住了。我说:“妈,你别难过。我读书毕业后,一定会回来看你的。”

  “那就很好!”母亲连连点头,嘴角微动地笑笑。

  “你一定要学成归来,妈妈等着。”也正在这时,在淡黄、微弱的灯光下,我看见母亲的泪滴扑簌簌地淌下。

  我的心顿时被一股痛楚袭击着。我也跟着哭了。谁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呢?我意识到:未来是那么遥远,前路漫漫,此番母子别离,何日再相逢?

  “别哭!你不是很爱吃荔枝么?现在唐山正是蝉鸣荔熟时节,你回到广州,正好赶上荔枝上市的时候……。”

  我一听,开怀地转哭为笑了。

  我一回到广州,确实看到满街满巷的水果摊,都摆着一箩箩的鲜荔枝。那时我入住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校门口那条街,就挤满了卖荔枝的小贩。

  每当我吃着汁多肉甜味美的荔枝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与母亲话别的情景。这情景多年来一直魂牵梦萦!不知有多少次午夜梦回,我竟难以忘却!真意想不到,红荔枝会成为我深情怀念母亲的“相思物”。

  常想,母爱是伟大的,它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然而,我却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冰心在她的很多散文里歌颂母爱,她说,母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是的,母爱也是永恒的。

  直到十二年后,我在广州荔枝上市的时候,欣然与海外归来的母亲重逢。我在广州北站接了朝思暮想的母亲。在人来人往的月台上,我母子俩激动地相会。我们哭了又笑,笑了又哭!此时此刻的感情就是这么复杂,十多年的人事沧桑,温馨动人的母子情,一并涌上我和母亲的心头!

  在重逢的日子里,不再是母亲掏钱买干荔枝给我吃,而是由我买大量的鲜荔枝让母亲品尝。这是我用以孝敬母亲的佳果。可惜,荔枝上市的日子不会很长,而我与母亲相聚的日子也仅仅是短暂的。当在街上买不到荔枝时,我与母亲又要作第二次的生之别离了。尽管关山重重隔不断母子情,尽管海天遥遥分不开母子爱,但我与母亲毕竟睽隔两地,天各一方。我只能寄情于南飞的鸿雁,捎去我这个游子深情的祝福。

  母亲常来信说,盼我能回到海外故地一游,看看那里的亲友,尝尝那里的椰子水,听听蕉风椰雨声……。

  我安慰母亲说:我一定会回去的,我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一个童年伙伴,每一座楼房,每一条街道,都很熟悉,都没能忘怀!

  母亲又说:这里的一切都变了,什么都认不出来了。

  我也说:我的一切都变了。

  ……

  几年前,我终于来到了当年曾经过境的香江海隅。不同的是,我再也不是一个血气方刚、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而是一个鬓发添白、儿女齐肩的中年人了。

  我是多么渴望能在香港和母亲再相逢!我和母亲曾经相约,下回再见,但愿在太平山上吃荔枝。

  于是,我一抵达香港,迅即寄了两封航空信向母亲报讯。我想,过去浪迹大江南北,我和母亲相隔那么遥远;如今踏足海岛,我和母亲相隔愈来愈近了。

  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早日收到母亲的回信,她老人家知道我在香港等着她吃荔枝,会有多高兴!

  可是,我迟迟没有收到她的信。我心里顿生疑窦,恍如真有不祥之兆!

  半个月后,我意外地收到了海外的妹妹拨来的长途电话。妹妹嗫嚅说:“妈妈知道你到了香港……因为心脏病复发……昨天终于……”

  此刻,仿佛是谁给我迎头一击,眼前,天旋地转,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然而,现实是无情的,我痴痴呆呆地搁下电话,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向母亲的亡灵致哀。

  风雨送春,寒暑数易、在这蝉鸣荔熟时节,九泉下的母亲想来也闻到荔枝香吧!

  【作家小传】

  汉闻,原名黄贵文,祖籍广东新会。1940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早在吉隆坡尊孔中学念初中时,就给吉隆坡和新加坡的报章投稿。50年代末期,远赴广州、上海深造,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中文系。1978年移居香港,一直活跃于港澳新马的文坛上。现在香港一家报刊和一家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

  已出版有《新鞋的秘密》、《海的遐想》、《緑色的生命》、《谈文说艺》和《词林拾趣》等。

  【赏析】

  写赤子情、慈母爱的散文相当多,本文独特处在于它以南国特产荔枝作为贯穿全文抒写母子情深的线索。开始由香港街头随处可见的荔枝,引起了对童年时边啖荔枝边听母亲讲趣事的追忆;到广州求学,看到街头一箩箩的鲜荔枝,脑子里即浮现了与母亲话别的情景……文中每一次写到荔枝,就表达了对母亲的每一次思念。如作者所说,“真意想不到,红荔枝会成为我深情怀念母亲的『相思物』”。

  写母子情、母爱,可以是一枚邮票,可以是儿时的一件往事,也可以是一件玩物,作者选取荔枝,艺术眼光颇为独到。因作者是广东人,对荔枝“怀有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他的母亲也是广东人,而且还有许多昔日在家乡采荔枝吃荔枝的故事。所以毫无疑问,把荔枝作为抒情线索,便找到了一种通感物,顺理而成章。

  时空的推移是作者的另一条抒情线索。二十多年前,与母亲依依惜别,十二年后与朝思暮想的母亲相会,此后就再也见不到母亲了。就空间说,从南洋到广州浪迹大江南北,再由大江南北经广州移居香港,在香港与母亲已越来越近了,多么渴望能在太平山上与母亲共尝佳果,但却传来了母亲仙逝的消息,从渐行渐远、到渐行渐近,其间交织着童年乐、离别苦、相见欢、永别恨。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也就逐步推进,愈来愈浓烈。写荔枝,与时空推移是一致的。浪迹大江南北那段经历,因没有荔枝可写,被省略,显示了本文结构的严谨。

  (作者:汉 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