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亦狂亦侠亦温文——简评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



  刘国兴

  【引子】一百五十多年前,有一个人这样吟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他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就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经学家、诗人龚自家。他一生的为人处世和思想,对康梁变法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后来不少骨气铮铮的知识分子,都有很大影响。在别朋友黄蓉的诗中,龚自珍写道:“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诗句虽是赞美朋友的,但笔者认为,其中“亦狂亦侠亦温文”一句拿来概括和评价龚自珍,实在再恰当不过了。或许,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缘故吧。


  卓尔不群一狂生


  道光九年,清廷依例会试,考题是《安边绥远疏》,参与阅卷的众多大臣看到一篇篇泛泛而谈、言之无物甚至狗屁不通的文章,时不时摇头叹息,忽而,一份字体狂放不拘的文卷映入他们的眼帘,细看之下,不由得惊奇、惊叹、惊喜。这份文卷,就是38岁的龚自珍的大作,11年前,他刚中举人时,就已经在心中写了一遍又一遍了。后来的《苏州府志》记载,“胪举时事,洒洒千余言,直陈无隐,阅卷诸公皆大惊。”其实,在此之前,龚自珍早有《明良论》等多篇警世之作,已是“狂名满天下”了。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母亲是清代经学汉学大师段玉裁之女。他早年受学于外祖父,打下了深厚的文字训诂根底。年少时,好读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书》,“每一读,则浮一大白”,“手凡九録,慨然有经世之志”。28岁时,从常州学派刘逢禄习《公羊春秋》,探究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由此决定了他一生的抱负。他留心世务,“与同志纵谈天下大事,风发泉涌,有不可一世之意”。

  龚自珍自己不喜写中规中矩的馆阁字,并因此而一生不能入翰林,只担任过几年的礼部主事的闲官,却叫女儿、媳妇、小妾以及宠婢练习写,朋友中有人提到某翰林怎么体面时,他说:“今日之翰林,犹足道哉!我家妇女,无一不可入翰林者!”


  恩仇在胸一侠士


  生活在“日这将夕,悲风骤至”的时代,龚自珍清醒地看到,清廷已是日薄西山,国内贫富矛盾日益尖鋭,国外列强更是虎视眈眈。他一腔热血,总想有机会力挽狂澜,一连写下《西域置行省议》、《罢东南番舶议》以及种棉之策,却屡屡不被当局采纳。林则徐奉旨往广州查禁鸦片,他作序赠行,条陈对外贸易和扺御外夷的意见,甚至表示愿随同前往。但天意弄人,他的理想救国方略,似乎永远也没有实现的机会。他一连写下几首诗,抒发自己的愤恨之情: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同。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己亥杂诗》


  刘三今义士,愧杀读书人。

  风雪衔杯罢,关山拭剑行。

  英年须阅历,侠骨岂沉沦?

  亦有恩仇托,期君共一身。

  ——《送刘三》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河侠骨恐无多。

  ——《舟中读陶潜诗三首》


  在龚自珍心目中,他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古代侠士一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啊!


  温文尔雅一儒师


  龚自珍的诗文以“怪诞”着称,字里行间有“剑拔弩张之概”,但他又似乎是天生的良师。对于后辈学者,他是那么热心教导,“有所问难,则源流以诲之,循循似老师,听者有倦色,先生洒然也”。去世前一年,他曾主讲丹阳书院、紫阳书院。近现代诗文大家柳亚子就是他的私塾弟子。

  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两点:

  (一)从人性无善恶论推导出教育的作用,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和个性追求,批判科举制度。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告子说:人性无善恶。扬雄说:人性善恶混杂。西方基督教认为:人生于尘土,归于尘土。费尔巴哈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众说纷芸,各有所因。龚自珍赞同告子的说法,认为“善非固有,恶非固有,仁义、廉耻、诈贼、狠忌非固有”。即人性本无善恶,不应把人性絶对化。他认为,人的善恶、廉耻,是社会环境影响,尤其是家庭影响的结果。由此,他认为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出,教育要解放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并在他的著名散文《病梅馆记》中,借江宁龙蟠、苏州邓尉、杭州西溪等地出现的病梅,影射封建政治、道德和教育给人民造成的人性扭曲,指出正是封建统治者(“文人画士”)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

  (二)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

  龚自珍认为,处在非常时期,对选拔人才也应有非常措施,应该“不拘一格”,不应该按资排辈。他说,摆老资格的人往往尸位素餐,优游过日,就好像摆在大门口的石狮子,看起来威风凛凛,其实一点用处也没有。


  【尾声】公元1841年8月,龚自珍在丹阳书院上完课后,因得暴疾去逝了。他本想再说说他的理想,他的救国方略……他虽只活到50岁,他的言行却决不止对这个国家未来500年造成影响。


  注:主要资料来自《清史稿》《清诗选》《中国教育家评传》。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