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附録一:司徒尚纪论著目録表
(1980-2007)
一、学术专著
编号 名称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字数(万) 附注
1. 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1992,20.0
2. 顺德县县域规划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1992,18.2(6.0)
3. 以穗港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理网络,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1991,16.0(4.0)
4. 海南开发,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2,10.0
5. 增城县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与规划,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 1992,15.0(5.0)
6. 南海大观园,南海出版公司,1992,10.0
7. 简明中国地理学史,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3,20.0
8. 县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合作),1993,28.1(7.0)
9. 南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与规划,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合作),1993,25.4(3.0)
10. 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2001,27.3,32.4
11. 岭南史地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36.3
12. 吴尚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20.5
13. 广东历史地图集(主编),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32.5
14. 岭南海洋国土,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32.0
15. 开拓·探索·前进,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39.5,,主编,
16. 广东政区体系——历史·现实·改革,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24.5
17. 肇庆市地名志,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60,主编
18. 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40.0,主编
19. 广东省志·旅游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0,参编
20. 珠江传,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台湾)宏文馆,2002,38
21. 曹廷藩教授纪念文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30.0,主编
22. 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35.4
23. 广东省志·科学技术志·地理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4.3,主笔
24. 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香港)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2003,36.7
25. 暮鼓晨钟:佛教寺院文化人类学考察,(香港)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2003,15.0,
26. 地理学在广东发展史,(香港)中国评论文化有限公司,2003,40.0
27. 文化禅林,民族出版社,2005,23.9,
28. 泛珠三角与珠江文化,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33.4
29. 中国南海海洋国土,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34.0
30. 广州: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 36.0,副主编
二、学术论文、书评
1. 明清龢民国时代广东人口和耕地的历史变化,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文科版)1980年第2期,1.17
2. 明代广东经济地理文献浅论,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文科版)1981年第2期,1.17
3. 论土地的经济评价问题(译作),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理科版)1981年第1期,1.28
4. 湘潭历史地理管窥,湘潭日报,1983.10.19~12.23,0.50
5. 近代广东生产分布的历史演变,经济地理,1984年第1期,0.99
6. 明代广东农业和手工业分布的若干特色,经济地理,1984年第4期,0.72
7. 明代广东土地开发梗概,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第1期,0.60
8. 明代广东经济地理初探,地理研究,1984年第3期,0.62
9. 关于海南岛历史上开发的若干问题,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第1期,0.76
10. 明代广东经济地理初探,历史地理,第四辑(1986)2.40
11. 历史时期广东农业区的形成、分布和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期,1.46
12. 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摘要)文献,1987年第1期,0.78
13. 澳门历史性质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影响,港澳研究,1987年第3-4期,1.10
14. 人口与地理环境关系在海南岛开发历史上的演变刍议,南方人口,1987年第3期,0.51
15. 刀耕火种在海南岛的历史演变刍议,热带地理,1987年第3期,1.10
16. 从建置沿革看海南岛历史开发的成败得失,广东史志,1987年第1期,0.91
17. 海南岛和台湾岛历史开发的差异及其原因初探,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1期,1.50
18. 穗港澳历史地理的嬗变及其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关系,见雷强等主编,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关系的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1.62
19.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历史演变,见许学强等主编,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城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1.98
20. 海南开发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及其对策,热带地理,1989年第4期,1.16
21. 徐俊鸣教授对岭南历史地理学的贡献,羊城今古,1989年第5期,0.32
22. 历史地理学在岭南的奠基者,见徐俊鸣着,岭南历史地理论集,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1990年,0.50,
23. 城市志体系刍议,广东史志,1990年第2期,0.44
24. 珠江三角洲经济地理网络的嬗变,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0,1.10
25. 海南岛历代民族迁移和人口分布初探,历史地理,第七辑,1990,1.91
26. 论海南省的城镇化与城镇体系,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1期,0.3(合作)
27. 民国以前广东旅游发展史略,岭南文史,1990年,第1期,1.18
28. 纪念地理学家徐俊鸣教授,热带地理,1990年第4期,0.16
29. 穗港走廊地带的形成和演变梗概,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4期,0.82
30. 蜡炬成灰泪始干——记徐俊鸣教授,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0年第3期,0.51
31. 从地名看广州城市特色,见广州市地名学研究会编,广州地名古今谈(1)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0.28
32. 珠江三角洲经济地理网络的历史变迁,热带地理,1991年第2期,1.16
33. 桃李满园,著作等身——记历史地理学家徐俊鸣教授,岭南文史,1991年,第2期,0.39
34.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热带地貌(增刊),1991年,0.61
35. 海南岛和台湾岛历史开发对比刍议,见吕一燃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1.27
36. 吴尚时与近代地理学在华南,岭南文史,1992年第1期,0.76
37. 广东地名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0.92
38. 新方志的<地理志>应反映人文地理,羊城今古,1992年第2期,0.27
39. 吴尚时教授——华南近代地理学研究的先驱,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年第2期,0.60
40. 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水利事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初析,北京大学学报(历史地理专刊),1992年7月,1.50
41. 广州壮语地名初探,见广州市地名学研究会编,广州地名古今谈(二)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2,0.20
42. 广东丧葬礼俗现象与景观,羊城今古,1992年第4期,0.41
43. 从生产分布的历史演变看珠江三角洲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4期,1.12
44.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水利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析,见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等编,桑园围暨珠江三角洲水利史讨论会论文集,广东科技出版社,1992,0.87
45. 广东汉区风俗文化群落,岭南文史,1992年,第3期,0.90
46. 广东方言地理分布及其文化景观,东南文化,1992年3-4期,1.97
47. 广东婚嫁礼俗的历史演变,广东史志,1992年第4期,0.53
48. 广东风俗文化景观与群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期,2.60
49. 海珠区历史上的农业和手工业,海珠科技报,1992.11.20,0.13
50. 岭南稻作文化起源在地名上的反映,中国农史,1993年第1期,0.51
51. 浅论广州作为古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见甄人等,广州史志研究,广州出版社,1993,0.78
52. 广东重要地名条目,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2.70
53,近现代岭南文化蜕变与新生,羊城今古,1993年第5期,0.76
54. 中国地理学史上被湮没了屈大均其人其书,热带地理,1994年第1期,1.10
55. 文德路宜建设为广州商业文化步行街,见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城中心等编,广州名城保护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0.37
56.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发凡,华南师大历史地理研究室编,历史自然地理,第一辑,1994,0.18
57. 简评<澳门地理>当代港澳,1994年第2期,0.34
58. 仰观风云,俯察地理——记我国地理学家何大章,热带地理,1994年,第4期,0.91
59. 探讨广州文化层次结构,羊城今古,1994年第6期,0.43
60. 以考察大自然为己任——记地貌学家罗来兴,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第1期,0.48
61. 唐亦功《金至民国京津唐环境变迁·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0.24
62. 广东地名与移民龢民族历史地理研究,见史为乐主编,中国地名考证文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年,1.50
63. 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见教授谈高校专业(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0.63,
64. 环境感应与客家文化在粤东北发展,见谢剑、郑赤琰主编,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海外华人研究社,1994,1.33
65. 澳门专史研究的力作——澳门经济四百年,当代港澳,1995年,第2期,0.43
66. 建立“岭南学”,繁荣岭南文化,岭南文史,1995年第2期,0.14
67. 关于增城县建置时间之管见,广东史志,1995年第1-2期,0.20
68. 整治珠江是广州人民的历史责任,珠江环境报,1995.12.6,0.05
69. 元代广州作为建制城市的历史地理初探,热带地理,1996年,第1期,0.93
70. 广州作为建制城市始于元代,岭南文史,1996年,第1期,0.84
71. 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南方日报,1996.9.26,二版,0.20
72. 浅论中国地理学中岭南学派,见上官鸿南、朱士光主编,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80
73. 西江文化形成、发展和演变初探,岭南文史,1996年第4期,0.98
74. 于平凡处见精神,见门岿主编,母爱难忘,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0.20
75. 海珠区地理环境的变迁,见海珠区科协编,海珠科园摘翠,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6年,0.22
76. 关于钓鱼岛群岛历史地理的若干问题,岭南文史,1997年第1期,0.98
77. 顺德县志·自然环境·地质地貌,见新编顺德县志,中华书局,1996年,0.98
78. 中山大学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四十年,见司徒尚纪主编,开创·探索·前进,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1.20
79. 中山大学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历史大事记,见司徒尚纪主编,开创·探索·前进,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2.10
80. 香港历史地理的变迁,热带地理,1997年第2期,1.23
81. 岭南地名文化的区域特色,岭南文史,1997年第3期,0.94
82. 清代广东人口膨胀原因及其影响,学术研究,1997年,第9期,0.30
83. 我国古都历史地图编制的一座丰碑——西安历史地图集,人文杂志,1997年第5期,0.35
84. 西江经济走廊的历史变迁,见何其鋭主编,两广西江流域开发研究——两广西江经济走廊联合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1.02
85. 振兴西江走廊农业之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见何其鋭主编,两广西江流域开发研究——两广西江经济走廊联合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0.31
86. 赵佗经略龙川与东江流域早期开发,见丘权政主编,佗城开基客安家——客家先民首批南迁与赵佗建龙川2211年纪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1.06
87. 粤港澳关系研究的新篇章——读《粤港澳近代关系史》,见羊城今古,1997年第6期,0.27,
88. 香港文化地理初探,岭南文史,1998年第1期,0.90(合作)
89. 开发海洋国土是缓解华南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的重要出路,见’97海岸海洋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0.72
90. 肇庆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旅游开发,岭南文史,1998年第2期0.76
91. 人类活动与岭南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见孙进已主编,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1.12
92. 广州古城选址和布局的风水地理透视,岭南文史,1998年第3期,0.98
93. 撤县设市与城乡一体化——以广东政区改革为例,见许学强主编,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1.07
94. 岭南广府、客家、福佬文化差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初探,见台湾师范大学等,1999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等出版1999年,0.80
95. 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地理科学,1999年第4期,1.06(合作)
96. 读澳门通史,当代港澳,1999年第2期,0.34
97. 奔走在野外考察荆棘丛中的吴尚时,见吴传钧、施雅风主编,中国地理学九十年发展回忆録,学苑出版社,1999年,0.31
98. 地方志编写的一个典范——读《广州市志·自然地理志》,羊城今古,1999年,第6期,0.18,
99. 澳门回归与粤澳经济和空间一体化,热带地理,1999年第4期,0.86(合作)
100. 前进的道路,时代的丰碑,见司徒尚纪主编,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1.97
101. 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大事记,见司徒尚纪主编,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3.30
102. 农业地理学在中山大学的历史足迹,见司徒尚纪主编,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3. 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多元一体格局,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1.0(合作)
104. 邱国锋等,梅州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序,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年,0.12
105. 从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看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开发,2000年,第9期,0.67(合作)
106. 珠江文化地域范围与特征刍议,岭南文史,2000年第3期,0.24
107.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施后南海海洋权益研究的若干问题,见吴超羽主编’99海岸海洋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科技大学,2000年,0.55
108. 广府文化在岭南文化中地位、作用和影响,见广州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纵横,2000年创刊号,0.77
109. 汉徐闻港地望历史地理新探,岭南文史,2000年第4期,0.48
110. 珠江文化地域特色,深圳特区报,2000.12.17,18版,0.77
111. 精耕细作农业在潮汕地区的形成和历史变迁,见周肇基、倪根金主编,农业历史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0.94
112. 开疆文化在海南地域扩散与整合,地理学报,2001年第1期,0.98(合作)
113. 港澳文化在珠江三角洲的传播及其影响分析,热带地理,2001年第3期,0.95(合作)
114. 澳门文化的多元性解析——兼与香港文化比较,热带地理2001年第3期,0.97(合作)
115. 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的历史地理初探,历史地理初探,历史地理,17辑,2001年,0.73
116. 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战略与对策,见周镇宏、胡日章主编,21世纪中国海洋开发战略,海洋出版社,2001年,0.63
117. 海南文化特质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科板)2001年第4期,0.73(合作)
118. 关于可持续发展历史地理研究的若干问题,见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年,0.85
119. 海南岛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地理研究,2001年第4期,1.12(合作)
120. 融通中外,莽莽苍苍——曹廷藩教授经济地理学术成就及其根源,见司徒尚纪主编,曹廷藩教授纪念文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年,0.70
121. 曹廷藩教授最后上京琐忆,见司徒尚纪主编,曹廷藩教授纪念文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年,0.30
122. 海上丝绸之路与我国在南海传统疆域的形成,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0.92
123. 教学精益求精,研究开拓创新——记地理学家梁溥,见王秀柔、钟世伦主编,星光灿烂——广东科技人物(三),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年,0.23
124. 正德<琼台志>:一部杰出方舆之作,见周伟民主编,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0.50
125. 海南文化特质、类型和历史地位初探见,周伟民主编,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1.22
126. 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地理研究——以广州为例,见阙维民主编,史地新论——浙江大学国际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0.65
127. 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在梅州的整合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期,1.60(合作)
128. 岭南文化与珠江文化概念比较,岭南文史,2002年第1期0.53
129. 岭南汉民系神灵崇拜地理差异,历史地理,18辑,2002年,1.13
130. 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前沿走向,人文地理,2002年,第5期,1.50
131. 梅州名城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热带地理,第4期, 0.90
132. 雷州文化历史渊源、特质及历史地位初探,岭南考古研究中心编,岭南考古研究(二),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20
133. 浅论盘古文化与盘瓠文化关系及其在岭南融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 第4期,0.93(合作)
134. 书法景观的文化地理浅释,地理科学,2002年 第3期,0.80(合作)
135. 珠江文化:兼收并蓄,独树一帜,(香港)中国评论,2002年 第2期,0.27
136. 珠江文化:大河如扇开网脉,异风奇巧八口往来,(香港)中国评论,2002年 第4期,0.27
137. 珠江文化:融通中外,莽莽苍苍,(香港)中国评论,2002年 第5期,0.27
138.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文化,(香港)中国评论,2002年 第7期,0.35
139. 从地理学发展看中大人文精神,中山大学校刊,2003.10.28 ,0.20(合作)
140. 珠江文化:丝路通南北,大洋着文章,(香港)中国评论,2003年 第4期,0.27
141. 钓鱼岛群岛:中国固有领土,(香港)中国评论,2003年 第5期,0.45
142. 珠江文化:商潮滚滚,奔腾千载,(香港)中国评论,2003年 第6期,0.27
143. 大佛山:两千年的分分合合,新快报,2003.1.8 C9版,0.24
144. 以文化生态学解读围龙屋建筑的风水观,福建地理,2003年 第2期,1.10
145. 李燕,港澳与珠三角文化透析·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0.20
146. 谭元亨,广府寻根——中国最大一个移民族群探奥·序,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17
147. 岛丘和口门作用与珠江三角洲发育模式的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第十九辑,2003年,1.10
148.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在我国最早中心的文化价值,见李蒲弥主编,回归后的澳门发展与粤澳关系研究,香港汉典文化出版公司,2003,0.73
149. 广州是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见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编,岭南考古研究(三),香港考古学会,2003年,1.50
150. 英语在岭南传播的历史与影响,岭南文史,2003年第4期,0.84
151. 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粤港澳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关系分析,见广东省科协等编,第二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粤港澳伙伴关系论文集,2003年(光盘版),1.10
152. 髻山岁月最难忘,见广东两阳中学编,髻山风华,新华出版社,2003年,0.20
153.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地理分布与区划划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2期,1.20
154. 粤港澳发展离不开珠江黄金水道(香港)港人月刊,创刊号,2004年,0.45
155. 新背景下佛教圣俗二界经济文化交流与影响分析——以贵州弘福寺为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1.16
156. 从历史文献论徐霞客游广东,热带地理,2004年第1期,0.87(合作)
157. 海南黎族与台湾原住民族都是古越族后裔,寻根,2004年第2期,0.60
158. 纵横广东,一览无遗,南方日报,200.5.21,B02版,0.20
159. 周义,潮起南粤:改革开放在广东的实践与探索·序,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4年,0.15
160. 广州作为古都的历史地理因素,岭南文史,2004年,第2期,0.80(合作)
161. 昨日的丝路辉煌,南方(月刊),2004年8月,0.30
162. 漠阳文化特质和风格,(阳江)炎黄文化,创刊号,2004年7月,0.40
163. 浅谈南江正名,罗定史志,2004年第2期,0.20
164. 曹诗图,新编人文地理学·序,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0.09
165. 邓小平理论与岭南文化务实风格,岭南文史,2004年,第3期,0.09
166. 封开:海陆丝绸之路对接一个要冲,岭南文史,2004年第3期,0.24
167. 广东五邑侨乡规划与建筑体现中西文化融合初探,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5期,0.89
168. 江金波,客地风物——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序,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0.22
169. 澳门与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见王国强主编,澳门: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社会科学学会,2004年,0.86
170. 泛珠江三角洲古代文化交流和融合刍议,见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编,岭南考古研究(四),香港考古学会,2004年,1.44
171. 历史名镇源流及文化价值,南方都市报,2005.1.28,02版,0.38
172. 清末民初移民新加坡的自梳女的文化调适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6月,1.00
173. 中西规划与建筑文化在广东五邑侨乡的交融,热带地理,2005年,第4期,0.74(合作)
174.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政区建置沿革空间演变透视,热带地理,2005年第2期,0.90,(合作)
175. 广东发展史略,岭南文史,2005年第2期,1.75
176. 广州:文化与生活方式,南方日报,2005.5.13A14版,0.16
177. 创建惠州和谐人居模式:多元文化成就惠州宜居环境,房地产导刊,2005年第19期,0.15
178. 邓格伟,梦鼍集·序,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5年,0.20
179. 论文化整合与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见嘉应学院,客家研究辑刊,2005年第2期(合作)1.00
180. 泛珠三角人口迁移与汉文化形成及其类型差异初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0
181. 古都的历史地理研究刍议,见中国古都学会等,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2005,0.80
182. 后现代主义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影响,热带地理,2005年第3期0.80(合作)
183. 北江大堤地区历史地理初探,岭南文史,2005年第4期,1.0
184. 李凡等,探幽大旗头·序,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5年,0.15
185. 城市型政区设市的历史基础及其区域效应——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热带地理,2006年第4期,0.80
186. 关于建立广东华侨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议,见周义主编,参事建言,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年,0.30
187. 关于善始善终做好广东华侨博物馆修建工作的建议,见周义主编,参事建言,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年,0.50
188. 陕西文学地理初探,人文地理,2006年第2期,1.00(合作)
189. 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形成刍议,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1.56
190. 许桂灵,中国泛珠三角区域的历史地理回归·序,科学出版社,2006年,0.21,
192. 黔上翡翠项链——花溪河,緑色中国,2006年7月号,0.45
193. 唐代以前泛珠三角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探讨,热带地理,2006年第3期,1.10
194. 广州市南沙区地名文化研究,中国方域,2006年第1期,0.98(合作)
195. 梁启超对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传播的贡献,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1.10
196. 发挥广东民系文化优势和效应,为构建和谐广东服务,岭南文史,2006年第1期,0.75
197. 陈代光教授对岭南历史地理研究贡献,地域开发与研究,2001年第2期,0.8
198. 岭南服饰历史变迁与地理环境关系分析,热带地理,2007年第2期,0.9
199. 岭南服饰变迁历史,岭南文史,2006年第3期,1.00
200. 司塱村志编委会编,司塱村志·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0.20
201. 尽快开展研究开发“南海1号”沉船的文化遗产工作,见周义,海上丝路的研究开发,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年,0.30,(合作)
202. “岭南燕都”形成的地理环境研究,见周义,海上丝路的研究开发,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6年,0.28,(合作)
203. 我国地理学视角的饮食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0.90
204. “食在广州”的文化内涵与成因分析,热带地理,2006年第2期,0.80
205. 文化锋面的地理学诠释,人文地理(2006年第6期),0.80
206. 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视角,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五十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50(合作)
207. 行政建置变更对海南岛区域文化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地理科学,2006年第4期,1.30(合作)
208.澳门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地理初探,三门峡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
209. 发展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思考,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0,合作
210. 冼夫人与海南开发,见广东省社科联等,岭峤春秋——“冼夫人文化与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出版社,2006年,062
211. 合浦港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见吴传钧主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讨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1.0
212. 张力仁,文化交流与空间整合——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序,科学出版社,2006年,0.2
213. 海相约——文化人笔下的南沙与红三角,(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6年,0.6
214. 重要地名岭南、广东,见岭南文化百科全书,人文地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0.3
215. 周义,先声广东·序二,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年,0.2
216. 珠江文化何以能走向世界,珠江文化,创刊号,2007.3,0.7
217. 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地理研究,2007年第2期,1.5(合作)
218. 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文献分析,人文地理,2007年第1期,1.0(合作)
论文218篇,约168万字,专著30部,约730万字,共898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