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总体规划的24个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已全部启动。2月24日至25日,《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主任柳斌杰出席会议并讲话,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邬书林,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彦等出席会议,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于永湛作工作报告,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总主编任继愈也在会上讲话。
柳斌杰在讲话中代表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柳斌杰说,《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已进入最后3年攻坚阶段,这次工作会议的召开,是《中华大典》作为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柳斌杰指出,要总结经验,继续开创《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新局面。在集中精力办大事的指导思想下,目前《中华大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4个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已全部启动,各典已制定了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框架体系。2007年大典共完成了26册5300多万字的出版,至此累计完成了49册1亿多字的出版,为下一步全面完成编纂出版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强了编纂出版队伍的建设,组建了各典精干高效的编纂出版班子;图书品质保障机制又有创新,形成了出书育人、出精品的机制;在积极利用数位出版技术拓展出版领域有了新思路,建立了基本古籍库, 改造了数位编辑出版系统,建立了《中华大典》工作网站。
柳斌杰强调,要服务全局,切实加强大典编纂出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说,当今世界的发展,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出版文化是核心文化,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编纂出版《中华大典》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文化工程。
柳斌杰要求,要精益求精,确保大典编纂出版工作品质。从技术上保证框架的科学性。学术上要实事求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搞学术偏见,牢记专家学者编辑的责任,存文、存史、存业,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精编精校精印,把中华大典做成出版界一个标志性的精品工程,开风气之先。
柳斌杰指出,要统筹协调,确保大典编纂工作进度。他希望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以及承担任务的编纂单位和出版单位之间进一步加强协作,各尽其能,做好各个工作环节的衔接,确保完成今年的各项编纂出版工作计画。同时创新手段,充分运用新技术,增强大典服务功能。他说,数位化的中华大典,更易于保存,更方便检索、使用,大典应当在数位化出版方面继续努力,为服务国家文化发展、保存和弘扬中国文化、增强大典的文化服务功能不断做出新贡献。
于永湛代表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作2007年的工作报告,对《中华大典》2007年的编纂出版工作的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提出了2008年的工作计画和安排。于永湛说,大典已在出版界、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学者、出版者纷纷争相加盟《中华大典》的编纂出版事业。去年在原有启动9个典的基础上,又启动了15个典,至此,24个典已全面启动。在开发数位编纂出版系统,支援数位出版流程方面,有了很好的探索。他指出,2008年,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确保品质,加快进度,精编精印,扎实推进,为尽早高品质全面完成《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奠定基础。2008年的大典编纂工作已进入展开编纂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他要求大家全力以赴,高度重视品质,加强组织协调,积极运用数位技术支持大典编纂出版。
任继愈在讲话中表示,文化建设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积累的过程,编辑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书的成败。大典是工具书,常销书,我们更要细心做好编辑工作,保证编辑工作品质。他希望各个典的主编要全力以赴,集中精力保证编辑品质,同时做到多交流,多沟通,及时瞭解各种资讯,尽量避免内部的交叉重复,要做到引用准确。
会上,《哲学典》、《文学典》、《语言文字典》、《理化典》、《林业典》、《工业典》等典的负责人就各自典的编纂出版的经验、体会、效果、进展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副主编席泽宗、柯俊、傅熹年,中宣部出版局局长、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委员张小影,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司长、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委员吴尚之,各典主编和来自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的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的委员以及承担大典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负责同志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