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与其说读者对《哈利•波特》的内容感兴趣,不如说他们对在第一时间购买《哈利•波特与死圣》这一行为更感兴趣。
一般情况下,对于阅读物件即内容的选择,也是对身份的选择。毫无疑问,阅读《哈利•波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形成一种身份认同。
王晓渔:现供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着有《文化麦当劳》《知识份子的“内战”》等。
2007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零点零一分、北京时间七点零一分,《哈利•波特》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圣》全球同步发行。我们经常听到读者抱怨图书定价太高,出版界感慨读者太少,但在英文版售价208元、美国版售价218元的《哈利•波特与死圣》面前,这些声音居然不复存在。在首发当天,北京五家书店18点以前卖出6247册,上海书城则售出1600本,杭州、深圳等地均出现热销景象。温州书城一般新书第一次上货量是4本,但《哈利•波特与死圣》则是200本。
排队买书的景象,在1980年代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最近十几年来几乎罕有所闻。《哈利•波特与死圣》的热销,并不意味着阅读的复苏。在我看来,与其说读者对《哈利•波特》的内容感兴趣,不如说他们对在第一时间购买《哈利•波特与死圣》这一行为更感兴趣。
多半读者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购买《哈利•波特与死圣》,是想尽快知道它的结局。出版商对于内容的保密工作,也是精益求精,试图制造一个“天机”。可是,《纽约时报》还是提前泄秘:“好几个角色死亡,好多人被追杀,但结局还是圆满的。”即使在中国,杭州也有一家书店提前一天发售,以致于透露结局的新闻几乎与新书首发时间同步,排队购买的读者可能尚未买到书,网上就可以看到结局。因此,“结局说”不完全成立。
也有读者表示,虽然已经知道结局,还是想看全文,瞭解具体的情节如何进展。这种“全文说”更加难以成立,根据此前经验,《哈利•波特与死圣》的盗版速度将极为惊人。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网上迅速出现电子版全文,没有经过授权的中文翻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有些读者不习惯电脑阅读,但是无微不至的盗版书商对此早有准备,在第二天就出现售价约20元的盗版。放弃免费或者价格低廉的阅读,放弃路边便捷的购买方式,一大早起床赶赴书店、在炎热的夏季排着长队购买价格不是“不菲”、而是很贵的正版,这种行为显然不能用版权意识来解释。
可以看出,《哈利•波特与死圣》的内容是可以复制的,如今的传播工具和机制使得它可以在瞬间被大量而且低成本的复制。比如第一位买到的读者可以立即用手机拍照把它直接上传到网上,这个时间以秒为单位。但是,全球同步这个购买方式却是不可复制的。有多少读者在第一时间购买《哈利•波特与死圣》之后,会在第一时间读完全文,这很值得作一番调查。我怀疑没有读完的会远远大于读完的,很多购买者是否具有英文阅读能力,尚且存疑。读者在意的不是内容,不是哈利•波特的命运,而是购买这个行为。
在英国等地的首发现场,会有各种各样的仪式,哈迷也会策划很多活动,购买成了一种娱乐方式。在中国大陆,这一点并不明显,购买主要是一种身份认同、身份区分、身份展示的仪式。一般情况下,对于阅读物件即内容的选择,也是对身份的选择。毫无疑问,阅读《哈利•波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形成一种身份认同。但是由于《哈利•波特》太过畅销,几乎达到全民阅读的程度,阅读本身已经逐渐丧失了身份区分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间阅读和非第一时间阅读,成了身份区分的标准。可是,阅读是一种私密的过程,你是否在第一时间阅读,很难得到证明和确认。于是,购买代替阅读,成为身份展示的方式。在烈日下排队不再是苦差事,队伍再长也没有关系,那意味着身份展示的时间也越长。你读了《哈利•波特与死圣》,那不稀奇,你在第一时间购买,那才说明你是最in的一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价格也代替内容承担着身份区分的功能。
除此之外,全球同步购买《哈利•波特》还提供了全球化幻觉,尤其满足了后发展国家强烈的全球化诉求。中国有183个城市要建设国际大都市,依靠经济、人文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还太遥远,依靠《哈利•波特》全球同步发行来打造初级阶段的国际大都市,实在是价廉物美的举措,有那么多书店和读者参与,也就不足为奇了。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