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专家书评 >> 详细内容

资深报人张虎生 一生悟道方为文——李建新评"资深报人佳作赏析"系列丛书之首卷本《榆荚集》

http://www.CRNTT.com 2007-08-04 04:03:25 李建新
  李建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  教授  新闻传播学博士后

  在当今中国的新闻界,张虎生算得上是一个资深报人。他是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出来的新闻高才生。在40多年的新闻历练中,写了不少有代表性的新闻作品。作为曾经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的他,完全是把新闻当作了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孜孜以求。因此,当同心出版社擘画中国“资深报人佳作赏析”系列丛书的时候,他毫不意外地入选,并被首个推出。他的文集《榆荚集》自今年3月份出版以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第一版几已告罄,这在学术著作中是比较少见的。《榆荚集》是作者从他浩瀚的文海中淘出来的精品,是这个“老记”在新闻工作的田地里毕生耕耘、耽心悟道、大胆体道后的结果。

  溽暑七月,研读尚存墨香的《榆荚集》,使我的内心充满了倾听大师心语后的清凉和收获知识后的快意。

  作者言称《榆荚集》是“一个老记打开的人生,是一份嘱请读者赐教的考卷”,是“大半生的心路里程,前行轨迹”和“孩提时代深刻记忆与新闻职业交汇”后的灵感顿悟。我在掩卷之后则认为,《榆荚集》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有使命感、有开拓和探索精神的新闻前辈恢弘壮阔的新闻人生的再次交响,是作者在新闻学原理和新闻学实践疆域中开掘精进的真实写真,是“资深报人”向广大学界和业界同好敞开的心扉,是作者对自己新闻历程的反刍和在浩瀚的文稿中甄别遴选后的取精用弘。

  域外采风,感知多彩世界

  作者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对世界各地的历史、自然、人文、政治、经济、宗教等关注有加、熟稔在胸,因此他为我们展示的世界美丽而多彩,世界人民之间的情愫真挚而纯洁。“鲍罗尼父女”描写了两代匈牙利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其父鲍罗尼“像一个‘暖水瓶’,乍接触觉着‘冷’,然而从一些细节很快能感受到他的热情与精细”;其女高蒂更瞭解、更热爱中国;在印度,牛被尊崇为“国兽”,人们对牛充满了尊敬,印度的“风神”是类似我国孙悟空那般风驰电掣、神通广大的神话人物,加尔各答是个“含蓄地微笑的城市”;在苏里南,妇女的头巾、“小联合国”的由来、铝土王国是三个值得注意的话题;在沙特,沙特报界的“老头子”“用诗一般的语言诉说着心灵的震撼,在“老头子”亲自目睹了中国的变化后,认为,沙特应该在完成了“跨下骆驼背,钻进宾士车”后,应该有“石油采完怎么办?”的忧患意识,像中国一样“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从不在家请客的“老头子”为中国的朋友破例,彰显的是在国际交往和相互学习中结下和凝固的友谊;莱茵河是美丽的,它是个“淘气的蓝精灵”,是“德意志民族的父亲河,是德国人民精神的故乡”,但是在德国,在莱茵河畔,作者用浓墨为我们描述的却是“德国永远不会忘记本世纪德国人所犯下的罪行,特别是大屠杀”的德国政界领袖的表态,“热爱和平、创造文明,才真正是莱茵河赋予他们的禀赋”,作者想到了歌德的诗句“你要提高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对比德国勇于承认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并向世人谢罪的举止,作者慨言“这一点对于同是二战策源地的个别国家的当权者来说,不啻是振聋发聩的惊雷”。在这里,作者的情感和视角已经完全的超脱在山水之外了。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和诱人的风景比比皆是,如果欣赏者失去了品玩的心情,世界失去了和谐,战争毁灭着星球,冷战对峙着东西双方,人的内心在泣血,再好的景致也只能是“山河飘零风败絮,身世沉浮雨打萍”了。

  西方人认为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其中,精神的需求位列最高端。《榆荚集》状景的描写不在少数,但每有景致,必有人物,人景交融,互唱和谐。“拉森女士的深情”、“在斯德哥尔摩过生日”等即是。作者除了注重自然的风景之外,还十分看重人的内心世界的“景观”。在日本,他勇于向“日本战后文学旗手”大江健三郎提出“作家的社会责任”的问题,向日本友人传递胡锦涛主席关于“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损”的论断,以中国谚语“德不孤、必有邻”相赠日本朋友,希望中日两国长期友好,像日本的谚语所言“雨后的地更硬实”。显然,作者在这里更加看重的是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和谐友好相处。在他的潜意识里,世界的和谐、太平,世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共步繁荣才是最美丽的风景。

  金台论道,同舟民族风雨

  “秀才报国无它物,惟有手中笔如刀”。我们党历来有政治家办报的主张和传统。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新闻工作者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在新闻工作的过程中和在新闻作品中能不能体现出政治家的头脑。《榆荚集》之“金台论道”给了我们这方面的上好诠释。“‘四人帮’反对周总理激起天怨人怒”,“碑•里程碑•墓碑”是新闻界第一批投向“四人帮”的利剑;“‘人权卫士’何以自处”揭露的是“那些高唱‘和平、民主、自由’、戴着自造的‘人权卫士’冠冕的当权者,实际上是野蛮地毁灭种族、挑动战争、扼杀人权的祸首”,一个“自造”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人权卫士’肆意妄为、以我设定标准,借人权问题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借着人权反人权的人的嘴脸;“五十响礼炮的蕴涵”奏响的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豪迈,是撞响历史的警钟,是中国人民决心维护世界和平的宣言。文中引用黑格尔“史诗的创造发轫于一种民族精神的标本”的话,把文章的主题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在八年抗战中获得了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其精髓和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团结各民族的旗帜”,这里,作者把五十响礼炮的声音演化为了响遏行云、气贯长虹的民族怒吼,是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警示,在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的今天,它的现实意义非常明显;“从李洪志改生日说起”是首篇见诸报端的揭批邪教组织“法轮功”的匕首和投枪;“从画兰花碗说起”、“不要忘记‘白云深处’”两篇,从观察生活入手,“意在笔先”地提醒我们的干部要有群众的观念,要有创新的观念,不能做“碾子干部”,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更不能淡漠事业、贪图安逸、小富即安、小胜即满、安步当车、浅尝辄止。

  金台论道,论的是民族振兴之道、论的是民族发展之道、论的是民族富强和崛起之道。这是政治家办报精神的最好体现。在作者的思想、理念和行动中,始终紧扣住新闻要服从、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长远战略目标的大弦,着力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水灵灵的、生动感人的素材,在遵循新闻报导的客观规律的同时,在对新闻事实纵横捭阖、评头论足的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务求“为我所用”,体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精湛的业务素养。

  报苑走笔  几多新闻范本

  拜读《榆荚集》中的“报苑走笔”后我发现,收罗在这里的14篇文章有消息、有通讯、有特写、有评论、有政论、有感怀、有随笔、有报导……文章所及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新闻题材和类型,这些有声的、灵动的文字除了展示作者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的“全能”武艺外,还彰显了作者“勇担道义,秉笔直书”;“苦读勤耕,笃志求新”;“意在笔先,文辞隽永”等多闪光侧面。用体操术语来说,作者赢得的是“全能冠军”。难怪在该书的首发仪式上,来自首都北京的各大报的老总们、新闻院校的教授们、国家新闻管理部门的专家们一致认为,收录在本书中的文章,是可以反映我国“资深报人”水准的精品,是殊堪品味的大作,是可为学界和业界示范的优秀新闻范本。

  如“电视机前的思考”、“羡鱼•买鱼•钓鱼”体现的是微言大义,以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映衬社会的进步;“灯下走笔”翔实记录报社夜班编辑工作的特征与要求,一个“厚积”,一个“急发”,和盘道出了在新闻最前沿的最后一个关口工作的感悟,倾诉的是老记40年工作的心声,其中“急”更是抓住了处理新闻的关键和“急所”;“五不”新闻与言论、“五不”清风赞两篇更是给我们树立了如何发现新闻、如何抢新闻、新闻如何配合形势与政治、新闻与言论如何互动如何相得益彰的样本和范例。作者为此总结出了新闻工作者要重视消息采写、刻苦练就敏锐的“新闻眼”、“新闻耳”;尊重新闻规律,学会“用事实说话”;强化言论引导,深化新闻内涵等三个方面的心得与体会,认为新闻媒体“如果不着力经营新闻,这个新闻媒体的脊梁就立不起来;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不把采写消息作为自己的基本功和‘主打产品’,就称不上是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委实是一个“资深报人”闪着智慧火花的可以经世致用的金玉良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科索沃透视西方‘新闻自由’的本质”属探究新闻学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站在安全、和谐、发展、稳定的高度,站在维护国家尊严的高度、站在提升我国“软力量”的高度,全面、深度地开掘新闻学理论,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不作隔靴搔痒、旨在经济实用,这是作者区别于“经院派”的最鲜明的特征。

  在新闻业务方面,作者奉行“没有到现场不乱写,没有弄明白不强写,没有想透彻不滥写”的“三不原则”,坚信“惟其深入,方能浅出;惟其厚积,方能薄发”,在“志于道”、“勤于业”、“求于新”的人生信条下,把新闻工作当作了一生最崇高、最神圣的追求,他为此付出了长期艰苦卓绝而又无怨无悔的努力,他的登堂入室也就水到渠成。

  学海行舟  开掘理论新畴

  作者有诗曰:“60初度欲何求,笃信真理不回头。耕耘何需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想当年,他以山西省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就已经展现出了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潜质。工作以后,他先后担任学术期刊的主要负责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新闻发言人,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等职,所涉领域相当广泛,专业跨度较大,但他总是能够驾轻就熟、应付裕如,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总是在学海里行舟,在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补充欠缺的知识,活用已有的知识。就他在新闻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看,专家、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观点是:在探究学理上有新亮点、在传承历史中有新创造、在联系实际上有新突破、在完善学科中有新发展。

  《榆荚集》之“学海行舟”部分,由8篇学术论文组成,它为我们展现了作者在不同领域的学术探求。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论题总是老百姓和社会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他的视角总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他的立意总是以振兴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为己任,他的方法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中国人最早到达美洲’说质疑”是学术界公认的尚真崇实的名篇;“中国和拉美拓展南南合作的基础与前景”是体现当时我们的认知水准和基本态度的代表作;“‘三权鼎立’不符合中国国情”是新闻与政治交合的优秀论文;“互联网新闻学绪论”、“公正分配与和谐社会”则把关注的焦点调整到了当今社会。面对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作者坦承我国是走了先发展、后管理的路子。他认为新闻是新闻网站的主干,也是衡量其权威性、影响力、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他认为互联网新闻资讯传播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双重性”,它既可以是重要新闻资讯传播的主要管道,还可以是不良有害新闻的扩散途径。在深化改革中凸显的社会矛盾以及不同人群的多样化意识比较集中地表现在网上,有的还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声势、激化矛盾,甚至具有某种社会动员效应。他敏锐地指出,境外敌对势力也千方百计地利用互联网加紧思想文化渗透,妄图为实现中国的“颜色革命”制造舆论。为此,在发展互联网的问题上,他提出了“从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从参与国际舆论竞争、形成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的高度,积极发展互联网,加强管理,兴利除弊,为我所用”的观点,及时地把控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一个新闻记者、一个新闻学者、一个新闻专家守望社会的责任、对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尽职敬业的精神,拓展了新闻学的理论边界,丰盈了一个“老记”的创作人生。

  基于对在北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榆树的感情,基于作者认为榆荚“是给乡亲们传递春种消息的信使,还是大自然一年中馈赠人们的最早美食”的认识,基于榆荚还是能够唤起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的眷恋,作者把倾其毕生心血的文集以《榆荚集》名之,交织了孩提时代的深刻记忆与新闻职业生涯的万千情怀,是“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的低眉浅吟和“去留胆肝两昆仑”的仰天长啸……

  细品榆荚,果然是百味杂陈,它仿佛带我走进了魂牵梦绕的北方故乡和寻觅已久的新闻家园。作为一个新闻求道者的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这里一点也不少。再品之,或许还有更多的真味。《榆荚集》,我不得不再次捧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