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观察 ->> 中评社专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习五条”看大陆实力统一模式的浮现
http://www.CRNTT.com   2019-05-02 00:10:47


中国大陆国力发展顺遂,“实力统一”的第三条路线已经浮现。
  中评社╱题:从“习五条”看大陆实力统一模式的浮现 作者:张明睿(台湾),中华郑和学会秘书长、博士

  “习五条”的主旨,乃是架构出和平统一行动的框架,强调和平统一作为目标,“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成为新的实践起点,一个中国原则和反台独作为和平统一的前景(提),以及两岸融合发展与心灵契合工程深化,作为人民接触与接受的途径。简单的说,便是以两岸和平方式作为行动的焦点,透过政治进程的实践,防范台独的出现,并在两岸社经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塑造两岸人民的认同,以有效推进“统一”的到来。目前,中国大陆国力发展顺遂,“实力统一”的第三条路线已经浮现。“和平统一”是一种透过“吸引力”的方式进行,武力统一是透过“强制力”的方式求取,实力统一则是透过一种“威望力”的方式服膺。所谓“实力统一”,乃是基于“综合国力”的展现下实现统一。

  1979年中国大陆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并停止对“金马实施炮击”,并以“和平统一”政策作为对台工作的优先取向,同年1月28日邓小平访美,强调对台的工作态度将“力求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至于选择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乃是确保实现“和平统一”与避免“武力统一”而来。

  2005年大陆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将“国家统一”行动,以立法的形式做出了规范,反分裂法条文,明确规范出“和平统一”与“武力统一”边界厘清与辩证关系,也就是“台独分裂的事实与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丧失”,作为武力统一的触发底线。

  事实上,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至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的确立,期间尚有以大陆领导人身份提出对台的政策纲领,包括了1981年的“叶九条”、1983年“邓六条”、1995年“江八点”、2008年“胡六条”等,相当明确的讯息乃是由“和平统一作为前导,武力统一为后盾”的原则开展对台工作。

  一、习近平在纪念大会讲话的焦点

  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布40周年,中国大陆举办了纪念会,习近平在纪念会上发表了讲话,并提出了五项要点:“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和平统一前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这个“习五条”作为对台工作新的指导纲要。

  “习五条”的主旨,乃是架构出和平统一行动的框架,强调和平统一作为目标,“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成为新的实践起点,一个中国原则和反台独作为和平统一的前景(提),以及两岸融合发展与心灵契合工程深化,作为人民接触与接受的途径。

  简单的说,便是以两岸和平方式作为行动的焦点,透过政治进程的实践,防范台独的出现,并在两岸社经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塑造两岸人民的认同,以有效推进“统一”的到来。

  习近平的讲话,应是针对40年来对台工作与政策的总览,既有继承前人政策,同时,也针对近两年来对台工作成果的延续,具体的做出两岸统一新行动开启的宣示。

  “习五条”内容中,继承的部分包括了:“和平统一的主体、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九二共识、平等协商、两岸合作交流、不放弃武力统一承诺、反对台独”的用语,是被继承的词汇,也是40年来大陆领导人对台政治表达中不断反覆出现,或者是针对两岸新的冲突情势背景下被凸显出来,例如反分裂国家法条文中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通过台湾海峡两岸平等的协商和谈判,实现和平统一;非和平方式及其它方式的时机”等等,基本上“习五条”并没有超越历史政策的论述。 

  但是“习五条”内容中,却也有不同于历史政策的陈述,包括明确指出“要探索两制的台湾方案;推进政治谈判;民主协商制度性安排”这三个要点。

  如果仅从文字上来比较,2005年反分裂法中,第七条所说的“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发展两岸关系的规划;和平统一的步骤和安排;……与实现和平统一有关的其他任何问题”,便已经触及到这些议题。

  14年过去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单方面的文本语意。习近平指出,两岸政治分歧的问题,不能一代传一代,政治对立的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显然习近平讲话,对于两岸“政治分歧”现象必须推入实质解决的程序之中,而两制台湾方案、民主协商、制度性安排、推进政治谈判,以此作为两岸发展新的重心。

  二、突破两岸交流政治议题的缺口

  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示之后,历经40年的发展,两岸虽然在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社会交流活动方面保持着畅旺,但是在“政治与军事”领域上却难有进展。

  2015年新加坡的马习会,只不过是对两岸和平发展进行意见交换,既无协议,亦无共同声明。在台湾内部发生了反服贸与货贸的“太阳花政治活动”,阻碍了两岸的政治进程,如今,民进党执政更难有政治谈判场景的出现。两岸关系陷入了“进进退退的陷阱模式”。

  “习五条”出现之后,蔡英文在5个小时之后回应说,中国大陆的“九二共识定义便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她不承认有九二共识,也不接受一国两制,并重提了“四个必须,三个防护网”,两岸的政治分歧并未得到改善,两岸的政治关系仍然是冻结在历史的进程之中。

  面对蔡英文的冷回应,相信应在大陆的预期之中,才会在讲话之后,大陆不但发表了历年对台政策的精要,同时也宣示对台政治议程启动的元年。习近平曾在对台工作会议上表述,对台工作中国大陆必须掌握“主动”权力。

  台湾已故的战略学家钮先锺曾对战略研究提出4个重要取向:“总体、主动、现实、未来”,主动便是其中的要素。对于习近平的讲话,可以视为对台新的行动战略,未来推展政治性议题,将成为政策执行的重心。

  1988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两岸随即进入交流的历史进程,此后秉持着“先易后难、存异求同”的原则进行政治接触,1992年“辜汪会谈”达到一个高潮,后经苏起的总结,赋予“九二共识”的概念,在台方面理解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但此后,两岸关系却在“起伏”中度过。

  1995年李登辉重返康乃尔大学发表演说,引发了台海的“飞弹危机”,这个事件让解放军理解自身在“电磁作战”、“海权制海”能力的差距。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的产生,也是在陈水扁的“烽火外交”、“决战境外”的背景上,画下了武装统一的红线。

  然而,实际制约陈水扁的政治行为,还是由美国所操作,这也是小布希称台湾是麻烦制造者的原因。但美国行动的初衷,主要是不愿伤及“全球反恐战略”的需求而来,并非中国大陆实力的自身展现,外部干预仍是现实的存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