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4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由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水安全保障进展成效,并答记者问(中评社 李子宁摄) |
其次,加大水源置换力度。充分利用当地水,用好引长江水、引黄河水等外调水,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在华北地区7个水系、55条河湖持续开展常态化补水和夏季集中补水,开展深层地下水人工回补;同时扩大供水管网的覆盖范围,用地表水置换华北地区地下水水源,累计关停29万眼机井。
第三,严格地下水管控。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严格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管理。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强对无证取水、超许可取水问题查处。加快推进地下水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具备安装条件的规模以上地下水取水口基本实现计量全覆盖。同时,建立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机制,对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比较大的进行定期通报,压实地方政府地下水治理责任。
经过多年治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状况和河湖生态面貌不断改善。2018年以来,累计为华北地区补水338亿立方米,其中回补地下水量超过130亿立方米。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滹沱河、南运河等华北主要水系先后实现了水流全线贯通。永定河实现了全年全线有水,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到100%,京杭大运河连续两年实现了全线水流贯通。2023年华北地区补水河流有水河长增加到2722公里,比2018年增加了2倍,形成水面面积779平方公里,增加了1.2倍。同2018年相比,2023年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2.59米,深层承压水水位平均回升7.06米。总体来看,华北地区大部分河湖做到了有水、有流动的水、有乾净的水,治理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
下一步,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持续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完善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