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1月27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建制派区选遭遇败绩,议席数量大减,有舆论用“滑铁卢”来形容此次结果。面对败绩当然要承认不足,但如果对整个选举结果作一个客观分析的话,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建制派的“基本盘”并没有失去,输了议席,并不等于输了人心。汲取教训整装再发,东山再起定会有时。
的确,从议席数据来看,建制派输得很惨。以民建联为例,派出181人参选,取得21席,胜率11.6%。工联会派出62人参选,取得5席,获胜率只有8%。如果仅以议席衡量选举成败的话,建制派以及大量中间立场的候选人的确没有得到好的成绩,与过去两届相比,情况更是令人忧虑。
输掉了大量议席,意味着失去的不仅仅是区议会的资源,还在于一大批优秀年轻参选人失去了一个发展的平台,也失去在区议会维护市民福祉的机会,损失不可谓不沉重。但本该赢的席位没有赢,并不是建制派做得不够好,也不是反对派做得更好,恰恰相反的是,这是一个在总体极其不利的大环境下的政治斗争,是一场在不公平情况下的选举,建制派候选人已经尽了百分之二百的力,所谓“非战之罪”并非没有道理,建制派完全可以说是虽败犹荣。
更何况,建制派的“基本盘”并没有流失,从整体投票支持的选民人数来看,建制派获得123万票,较四年前有近倍的增幅,这是十分可观的成绩,一方面说明了建制派候选人过去四年真心实意的辛勤工作,得到了选民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爱国爱港力量并没有萎缩,而是在稳步提升,唯一的问题是,增加的速度跟不上政治风暴的摧毁速度。
因此,在反思区选失败的同时,不应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事实上,建制派输了议席,但没有输掉人心。有些人声称,建制派是被选民抛弃、是工作失败而失利,这些都是别有居心的政治攻击谬论,显然与事实不符,更是反对派意图掩盖选举期间卑鄙手段的障眼法。
既要认清政治现实的严峻性,也要认识到自身的“家底”和“实力”所在。没错,一比九的议席比例,是无可辩驳的败绩,这毋须讳隐。政治斗争是讲求实力的,议席的失去固然会严重削弱建制派未来的工作,但有句老话叫“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这次我们输了,但没关系,天塌不下来。建制派有一百多万坚定的支持者,有大量的优秀青年政治人才,更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是绝不可能被消灭的,赢回议席,未来也一定可以有更大的作为空间。
十六年前,建制派同样遭遇大败,仅仅是四年之后,建制派迎来了大胜。这说明,输了一次选举,不必灰心,只要我们能汲取经验教训,在具体的选举策略、沟通方式,以及各类政策宣传等方面作出改善,只要坚定信心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议席一定可以赢回来,支持建制派的选民也一定会比现在更多!
(来源:大公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