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嘉提到,香港需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来弥补香港自己经济社会发展的不足。这些不足不单是个别产业的,而是关系到整体经济及社会的。包括急剧的人口老化,劳动力不足,土地开发严重滞后的问题等,不单令到港人受到住房问题严重困扰,也给有志创业者带来极大的发展局限。
黄友嘉表示,大湾区最大的优势就是“一国两制”,而事实上大湾区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都是能够充份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的产业,包括金融,教育,创新科技,文化,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及在大湾区内携手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不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展的。但是有关大湾区建设的研究及酝酿,到最近《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各级各地政府及民间对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意识,最近我们也看到了更多大湾区建设的成果。”黄友嘉谈到,这包括港人最关心的税务安排,特别是在内地停留183天的税务处理办法,大大放宽香港和内地在影视制作的合作条件,便利港人在内地开设个人银行帐户的措施,及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包括降低香港车辆申请两地牌的门槛等等,在不同的政策范畴开了绿灯。
作为香港人,应该怎样看待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黄友嘉说,首先,不少青年认为大湾区的发展,就是要促使港人“搬到”大湾区。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打造“一小时生活圈”,这意味着,无论你生活在大湾区那里,都一样可以在整个湾区便捷进出。其实,大湾区建设的最大意义,在于突破地理和制度上的屏障,让港人特别是年青人,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远,都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大湾区的建设越趋完善,将来很多内地的各种社会资源,再加上庞大的市场,也会对香港的年青人更开放,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有港人担心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会否削弱“一国两制”。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优势就是“一国两制”,所以绝对不存在“一国两制”会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侵蚀。“一国两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略,所以只有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好的人,才会蓄意破坏“一国两制”。反而,香港自身要对守护“一国两制”有着极高的警惕。我们要谨记,只有在坚守“一国”的前提下,“两制”才有最大的活动空间。
至于香港与内地城市会否构成激烈的竞争,黄友嘉认为,两地分别是在岸及离岸的本质,所以合作空间远大于竞争。香港与湾区内地城市也不存在太多同质化的竞争或重复建设。“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十一月十二日接见港澳各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访京团说的非常清楚,在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港澳仍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殊优势,仍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香港不用担心失去自身的体制优势而被边缘化,香港唯一要担心的是自己的不作为而被历史潮流边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