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互联网企业,谁抓住了这轮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0-12-09 09:19:53


  中评社北京12月9日电/新冠疫情在2020年带给世界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线上化”,从餐饮、购物到娱乐、健身、学习和工作,这在改变生活形态的同时也影响了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曲线,尤其影响了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发展。对很多中小科技服务企业来说,迭代更新速度加快,“出圈”和“消亡”的名单都在拉长。来自中美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在这一轮的加速发展过程中,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

  从财报上来看,中美的科技企业巨头业绩都强劲增长。2020年三季度的财报中,与去年同期营业收入相比,亚马逊增长37%;Alphabet(谷歌母公司)增长14%;Facebook增长21%;腾讯增长29%;阿里巴巴增长30%。

  在规模上,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仍有很大的空间差距,苹果、谷歌、亚马逊的市值均已冲过1万亿美元的重点线,阿里和腾讯则刚过7000亿美元。不过,在成长性上,中国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在加速赶超。以云计算为例,2020年三季度,阿里云的营收为22.3亿美元,同比增长60%;亚马逊云服务的营收为116.01亿美元,同比增长29%,亚马逊的云服务规模是阿里云的5倍左右,但在2018年,这一差距接近8倍。在快速奔跑中,规模的差距正不断缩小。这得益于研发强度投入,更得益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肥沃土壤。

  近期发布了各个版本的“全球独角兽”榜单,两国合计占到80%左右。在行业分布上,依然是中国强在电商和交通物流,美国在人工智能、云计算领域领跑,两国在金融科技和文化娱乐相差不大。

  应该说,在疫情带来的“线上化”加速过程中,中美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保持了各自的优势,同步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规模差距不断缩小。

  同时,我们要看到,受疫情影响和刺激,科技服务企业不仅在消费互联领域进一步拓展,也迎来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互联发展的重大机遇。这将成为中美互联网科技企业竞争角逐的新赛道。而在这一赛道,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优势。

  疫情以后,美国商务部数字经济咨询委员会曾经从产业经济角度做出过研判,认为美国数字经济助益缓解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冲击,但目前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扶助作用还相对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受到了疫情的深度冲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美国数字经济补强传统产业的价值发挥。此外,美国经济受制造业空心化困扰多年,虽然在互联网科技领域实力超群,但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联结上有一定的挑战。

  而相比之下,过去多年的国际大循环发展中,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并在2010年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9.8%,居世界第一位。在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自身面临着附加值低、成本增大的问题,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自身动力很强。蓬勃发展的科技服务业恰好为其提供了重要支撑。一如庞大的消费需求对消费互联的激发一样,我国制造业庞大的规模、健全的体系和区域梯度的差异不仅是产业互联的试验田,更是大市场。今年以来,以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为内容的新基建被赋予重任,5G网络建设全面提速。与此同时,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以法律形式被确认。

  当然,与消费互联的免费引流和赢者通吃不同,产业互联强调协同共赢,是对企业组织方式、管理模式乃至企业文化的再造,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更加复杂,也会更加多样。这对现有的中美互联网科技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机遇。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高蕊(中国企业联合会经济研究处副处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