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抓住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重要窗口期
http://www.CRNTT.com   2019-11-22 08:50:21


  中评社北京11月22日电/前不久,中国证监会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相关举措正在密集落地。可以想见,从当前到未来几年,将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窗口期。

  经济日报发表记者祝惠春评论文章分析,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地位、作用得到重大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资本市场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为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考量着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支撑能力,要求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资产定价、管理风险的独特优势,肩负起增加居民投资选择、发展直接融资、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升国家金融国际竞争力的使命和责任。

  二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亟待改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已走到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解决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的不平衡。目前,在中国企业融资存量中,贷款、债券、股票之比大概是3∶1∶1。未来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大有可为,且一定要有所为。然而,即使中国股票、债券、期货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资本市场积聚了一定的发展势能,但是其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仍然广泛存在,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其中,发展不充分是主要矛盾。

  从融资端看,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比重偏低。从投资端看,资本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够。中国人均GDP即将超过1万美元,居民理财需求非常旺盛,但目前证券类的配置占比偏低;从市场结构来看,虽已建立起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本框架,但各市场之间发展不协同;从上市公司结构看,新经济企业占比不高,整体资产质量不高;从产业发展看,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投行和财富管理机构,整个资本市场生态产业链比较薄弱。此外,违规违法成本过低,市场诚信环境不足的乱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切实改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三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格局还在加速形成。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消费市场,迫切需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资发展,着力提升中国在全球新一轮产业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竞争力。随着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扩大开放,资本市场将更加紧密地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开放倒逼改革,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资本市场亟需进行由大到强的转型。

  四是当前市场运行相对平稳,提供了改革的有利时机。对于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抢抓机遇,进行一个基础性的、深入性的、长期性的改革,而不能久拖不决,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释放改革红利,完善市场稳定运行的内生机制,为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文章指出,在新时代,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紧紧抓住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坚决扛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敢于刀刃向内,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定力,日拱一卒,就一定能够积小胜为大胜,实现资本市场从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蝶变”。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