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14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支持。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两年多来,随着一系列政策出台落地,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东西部算力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局面得到较大改善。
一体化算网加快构建
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一步。
为整合优化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更好满足各领域计算需求,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机制逐步完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实现各类算力资源科学合理布局,必须做好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与现有全国各地各类型算力设施的统筹、衔接和配合,形成合理分工、科学联动、高效协作机制,切实发挥国家布局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实现数据资源“一本账”、算力资源“一盘棋”。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4个节点,立足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需求,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数据中心布局。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4个节点,在清洁能源供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适宜建设绿色算力基地,通过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中高时延业务,推动东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机器学习、视频渲染、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业务有序转移,并承担本地实时性数据处理。”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提供算力服务的在用机架数达到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