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一粒种子背后的“硬核”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24-01-21 15:03:43


 

  于是,天刚擦亮,周升辉与团队成员就冒着大雨赶到田间,进行种子抢收。“时间紧迫,我们用网袋一袋一袋装,一天要背三四百袋。”周升辉说。

  一周时间过去,他们终于将试验田里的小麦材料收割完,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对小麦材料中的冰草基因组进行解析,对小麦—冰草衍生系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把实验室安在田间地头的日子总是令大家难忘。团队成员、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平所负责的大麦育种基地,就在小麦育种基地旁边。

  2017年,在国外完成博士后工作的杨平,一来到团队就担负起了大麦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工作。“由于当时国内没有大麦基因突变体的筛选平台,通过大麦品种的杂交获取有用的基因材料,变得尤为困难。”对于这项工作,杨平虽然感到压力,但也充满干劲。

  每年4月开始,杨平都要“住”在田里,给大麦做杂交。选穗、整穗、去雄、采粉、授粉,待麦穗成熟后,将每个杂交穗单独脱粒进行基因研究。“这个工作量非常庞大,杂交仅是其中的一步。要先把众多种子培育成单株,再培育成行,再种成小区,从其中筛选出合适的材料进行一系列技术分析,找出突变体,工作量可谓成指数增长。”杨平说。

  经过5年多的反复实验,团队终于建设完成国内首个大麦诱变群体和突变体筛选技术平台,使发掘优质种质资源的时间明显缩短。目前,国内10多家单位的20多个团队正在利用此平台筛选突变体,这些获得的材料将用于发掘和研究新基因,指导新种质创制。

  3.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土壤

  每年8月底,中国农科院国家作物种质库5层的会议室都异常热闹。团队成员会围绕秋季播种小麦材料展开激烈讨论,甚至是“吵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