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网评:解锁更多新玩法让城市创意出圈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田闻之
“小砂糖橘”玩得乐不思蜀,“小东北虎”欢天喜地南下;广西花式回礼200吨砂糖橘,黑龙江立马回赠10万盒蔓越莓……近期,黑桂两省的双向奔赴成为舆论场一大看点。在“南北互动”之外,安徽、四川、福建、山东等多地景区官宣了免票、优惠等活动,全国文旅市场一片火热。
大众旅游时代,太多人想出去走走看看。有机构预测,2024年我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60亿人次和6万亿元,入出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2.64亿人次、1070亿美元。这当然是巨大的市场“蛋糕”,但落些到“自己的盘子”里并不容易。必须看到,今天的消费者见多识广,大众化产品不再受到青睐,只有足够有看点、有个性、有趣味的产品才能突围而出。社交媒体的“口碑传播”、短视频的“造梗效应”,都极易让一座城市的形象优劣、一地旅行的体验好坏形成“病毒式裂变”,流量的“爆”与“冷”往往在一夕之间。
说到底,旅游产业是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我国国土广袤、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底蕴和禀赋,出圈与否的关键在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高下,在能否做好两者的加法乃至乘法。以冰雪资源为例,哈尔滨并非独此一家,但今冬的“尔滨”分外“卷活儿”:力保明码标价、诚信待客,针对目标受众的消费习惯和喜好完善细节,创造性地给出不少惊喜,全民参与热情迎客,连出租车司机、服务员、摊贩都不自觉用上了“夹子音”。“讨好型市格”“背刺整个东北”等看似调侃,恰恰透露出其能“接住泼天富贵”的秘诀。这里头涉及硬件的提升,如建立暖气休息室、搭建观赏冰雕平台等等,但更多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冻梨摆盘、红薯配勺、教堂悬月、飞马踏冰——每处小小改造,都能营造“宾至如归”的暖意,俘获“南方小土豆”的“芳心”。
“一切皆文旅,文旅赋能一切”。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具有接触性、集聚性、全城性等特征,“吃住行游购娱”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场景。推动其稳健发展,对于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将产生显着牵引作用。数据显示,元旦三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实现收入797.3亿元。朴素数字,映射出消费场景的蓬勃生机,彰显着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而各类文旅产品轮番出圈,也给其他行业不少启发。当我们告别过去大规模、排浪式、复制化的消费模式,应当以什么方式拥抱多元化、个性化、数字化的新消费?从“进淄赶烤”中、从“尔滨陌生”中找找灵感。“脑洞”完全可以更大一些,姿态完全可以更软一些,解锁更多新玩法,市场活力才能充分激发。
文旅行业开门红,给了市场强烈信心。“三天60亿”,哈尔滨的优异成绩也正带动新一轮“抄作业”潮。期待各地各领域大展身手干起来、卷起来,书写更多现象级的“爆红”“长红”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