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校方的上述操作,人们可不妨对此作出一些理性思考。学校和家庭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者、参与者、同行者,角色分工不同,但培养目标一致;家校共育下一代既是社会共识、也是成功经验,但家校沟通也需厘清边界、协调配合、务实重效;当下的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亟须得到专业指导和纠偏补短;多数家长希冀得到培训提升和良好沟通的愿望理应得到回应与满足,该校公益性培训的举动应当得到充分肯定、响应与鼓励。
不可否认,当代的多数学生家长的确具备相对较高的文化教育素养,其成功求学经历和成熟学习经验,足可用来借鉴和指导孩子们学习。但老师和家长毕竟分属于不同于的职业岗位,再高学历的家长也未必就能很自然或很轻松地达成合格的教育者和监护人。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行业有着各不相同的职业特性和从业规律。做孩子的成功父母和学生的合格家长,需要相关的知识培训、时间历练和实践感悟。尤其是对于初为孩子父母和学生家长的年轻一代,获取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培养方式、幼小衔接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更是新生家长的“入门”须知和育儿必备。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和知识提升,家长培训与家校沟通的内容也当与时俱进。无论是从家校分工的层面还是家校共育的角度,“一刀切”或一劳永逸的家长培训都不可想象。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分类施教、终身学习,才是孩子家长不断提升自我、持续改善家教、达成家校共育的成功密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