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14日电/央行刚刚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信贷实现“开门红”。报告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市场预期值和前值。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创下单月信贷历史新高。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4%,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但仍为近十年以来第二高点。
整体上看,信贷数据和社融数据都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其背后反映的是,开年以来,国内各地自上而下拼经济的大氛围下,银行业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为各地拼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在实体经济源源不断得到金融活水浇灌的同时,市场信心亦逐步提升。
一季度一般被认为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今年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
近年来,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科技创新、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积极支持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效需求,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在信贷的大力支持下,稳经济各项举措加快落实,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全国多地新春“第一会”释放出的“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信号,旨在强调政策要靠前发力,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和力争今年首季度经济的“开门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