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19日电/网评:“野生教练”如何保安全
来源:东方网 作者:季萌
滑雪热带动了初学者对滑雪教练的需求,走进雪场请个教练几乎成为每个初学者的“标配”选择。但不少初学者近日向媒体反映,选择滑雪教练时稍不留神就会踩坑。某北京滑雪爱好者告诉记者,她花2万元请的教练教她穿雪鞋的方式竟然都是错的,后来逼问该教练,才发现他并没拿到滑雪教练初级证书。(1月16日《法治日报》)
滑雪是一项看起来非常潇洒的极限运动,同时也充满危险。正因如此,越来越多初学者意识到了滑雪的危险,就有了请教练的意识,滑雪教练的市场需求陡增,合格教练供不应求。可是透过新闻来看,开出2万元高价请来的滑雪教练,竟然连穿雪鞋都不会,就能来当教练,足以典型地体现了滑雪教练这一行业的鱼龙混杂,正所谓利益有多大,水就有多深。
不可否认,在去年北京冬奥会的热潮推动下,滑雪这一“小众”运动逐渐走向大众,“三亿人上冰雪”也从愿景成为现实。但是,从媒体调查来看,整个行业的发展模式,却依然还是一种“小众”思维,存在不少乱象,准入门槛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最大的隐患则是“野生教练”,即并非正规滑雪场签约,而是滑雪者自己通过线上各种渠道预约的。这些人通过熟人介绍、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包装自己,将自己说成是高水平教练,收费不低,可其实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因而,很多初学者兴致勃勃地想要享受冰雪之趣,最终却被因为被忽悠、被套路而丧失热情。
笔者记得之前网络上有一句话,“雪道的尽头是骨科”,某种程度意味着冰雪运动看上去很自由美好,但操作不当却极易受伤。由此来看,教练不靠谱,伤害的不仅仅是钱包,还有最为宝贵的健康。滑雪作为一项有技术门槛的运动,一位合格的教练对于初学者可谓至关重要。让三亿人上冰雪,不能靠“野生教练”保安全。连最基本的入门证都没拿到,就敢收钱教学员的教练,在这方面能有多大的责任感,可想而知。由此衍生出的种种风险,无疑是给冰雪运动的普及蒙上了阴影。
综合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教练不专业,不靠谱的情况,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有的雪场为了节约成本,找的都是兼职教练,其水平就可想而知,而更多的则是“野生”的滑雪教练通过各种方式的自我营销。
鉴于此,面对这种状况,首先初学者自身要多一些辨别意识和安全意识。不能只看“好评”请教练,关键要关注对方是否具有资质,更不要轻信网上一些善于自我营销的“野生教练”。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花钱请教练“踩坑”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健康、规范的滑雪教练培训体系建设,同时严格职业准入门槛与规范行业认证制度,促使滑雪教练的培养和认证进一步规范化。当前,我国建立了4个级别的滑雪指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其中最基础的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定程度上这虽然能起到一定规范作用,但其培训时间与内容相对有限,社会认可度也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总之,冰雪运动的魅力在于速度与激情,教练则是大家安全“上冰雪”的引路人,无论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激发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还是为了促进冰雪产业长久发展,都亟需充分将职业资格与市场有机衔接起来,让高水平的教练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回报,从而形成行业的良性循环。如此,滑雪的赛道才会更安全,滑雪运动也才会越来越普及。(来源: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