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建设面向美丽中国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http://www.CRNTT.com   2022-12-04 08:47:57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这几年力度较大、成效显着。2015年-2018年,完成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轮督察全覆盖,并对20个省(区)开展“回头看”。2019年—2022年,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并对6家中央企业和2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督察。通过这两轮督察,我们确确实实解决了一批非常突出的问题,或者说是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得到瞭解决。无论第一轮还是第二轮环保督察都保持了严的基调。对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严肃查处,扭住不放,一抓到底。该曝光的就曝光,该问责的就问责,该约谈的就约谈,因为严,使这项制度落地生根,扎实见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切切实实压实了党委和地方政府的责任,明确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到省里是省委书记和省长,到市里是市委书记、市长,到县里是县委书记、县长,他们要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负总责。对于跟环境保护相关的重要工作,他们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重要的环节要亲自协调,重要的案件要亲自督办。如果一个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出了问题,比如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没有完成,要问责的是谁?是这些主要领导。这就压实了党委政府的责任。同时我们还通过一岗双责压实其他相关部门的责任。除了生态环境部,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2022年11月3日,生态环境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一共18家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非常明确地规定了相关职能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职责。也就是管发展的也要管环保,管生产的也要管环保,相关部门必须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环保工作,各个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这项工作推动了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获得了百姓点赞、中央肯定、各方支持的良好效果。

  三、完善协同机制,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文章指出,今天中国环境治理体系中依然存在着制度不协同、统筹协调的主体不清晰的问题。在几个主体中强调党的领导地位,起领导作用,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并不能直接把党作为统筹的主体。需要将政府、企业、社会三个主体的责任真正落实。社会组织作为公众的宽泛主体,但在实践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例如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怎样体现协同呢?党的领导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牵引,如果单纯只强调党的领导,那显然不够。因为总牵引势必要落在各部门制定的行动方案中,这些行动方案必须互相协同才能促进四个目标最终全部实现。所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要“突出协同增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强化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二是坚持多方共治,明晰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主体权责,畅通参与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三是坚持依法治理,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加快补齐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短板。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必须强调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以生态环境部为主导,通过协同统筹来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是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非常有效的措施。简单讲就是对所有的污染源发个证,有这个证企业才可以排污。迄今为止发证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5.26万家,登记数有268万家,不需要发证的也有近120万家。按证排污能够起到一个持续削减的作用,形成一套名录、一套标准、一个平台和一套数据,实现固定源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的协同增效。未来还有几项工作亟需深化:一是推动相关制度与核心制度的全联动。二是实现排污许可管理的全覆盖。三是贯穿固定污染源监管的全周期,主要是强调发证是给固定的污染源发放的,同时建立环保的数据平台,信用评价体系和多部门的联防联控,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加强科学精准的管理。

  面向美丽中国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多方协同共治。以政府治理推动社会和企业自治,各主体能够各尽其力、各担其责,既包括畅通参与渠道也包括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社会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作用,这与西方环保组织有很大不同。但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组织存在共性,这个共性就是其作用的发挥都要有畅通的参与渠道。如何让渠道更加畅通?从政府主体来说,就是政策制定上能充分吸取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如果渠道不畅通,多方共治就很难实现。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制定法律需要和人民实现良好沟通,推进政策更好落实。做到导向清晰、多元参与、激励有效、良性互动相统一,真正实现共建共治,从而实现真正的共赢。当然,方法论上强调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际上就是系统思维的具体应用。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同样需要秉承系统思维,有序推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