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20日电/据人民网报道,60多年前,作家周立波在湖南益阳清溪村体验生活,创作出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这部作品成功刻画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给乡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象征。
60多年后,中国作协在清溪村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一场跨越时空的创作接力开始了。比之于当年,如今的清溪村白墙青瓦,稻黄荷绿,特色农业与红色文旅精彩相映,每年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2021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万余元。日新月异的“新山乡巨变”,刻印着时代铿锵前行的足迹,也呼唤着文艺与时俱进地记录书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时代的步伐强劲有力,响彻在神州大地,也响彻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心中。越来越多的作家和艺术家自觉把握时代现实,深刻提炼时代主题,以遒劲笔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心怀国之大者,描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
贵州老兵王明礼上山健步如飞,完全看不出在战争中落下双腿残疾。他担任过8个贫困村的驻村干部,后来卖房子、开垦茶山、带领农民建起合作社,13年间种植茶树6000多亩,累计带动1000余人就业,茶山周边1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作家蒋巍把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明礼的故事写进报告文学《国家温度》,把从他身上感受到的炽热化作文字的暖流。
作家赵德发为创作长篇小说《经山海》,经常往村里跑。跑得多了,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许多父老乡亲都喜欢谈论历史,个人的、村庄的乃至国家的历史,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实实在在地触动了乡亲们的心灵,让他们有了朴素的今昔之思,由衷地想讲述、想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