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何建明来说是陌生而又熟悉的。何建明的现场叙事更多地表现在零度聚焦,在接连完成了《革命者》《浦东史诗》《上海表情》《第一时间》等作品后,他在无形中也与上海的前世今生紧密相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局外人的视角看上海;一是以“上海人”的视角看上海。两种不同角度的观察,自有不同的发现和表达,所以,何建明在书写上海时先选择了这座城市的前世。革命历史题材的《革命者》,深度描写上海大革命时期的波浪壮阔,在叙事中不但用史料证明上海革命地位的重要,也对参与上海革命风云的革命者形象进行刻画,在无比震撼中完成精神丰碑的塑造,呈现出史诗般的悲壮之歌。
何建明选择英雄主义的书写,用宏大叙事对中国革命重大历史时间和时间节点追根溯源,重返当时那让人热血澎湃的世界。这样的书写是对革命者精神的写照,也从社会层面对上海红色文化进行挖掘。喜欢用细节来描绘全景的何建明,在以渐进式的介入感接近上海、了解上海。《浦东史诗》也是在写历史,不同之处是选取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的星星之火,一个是国家为实现伟大跨越的“试验田”,都是发生在上海。如此看来,上海不仅能孕育红色革命,还能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比起散发着沉重气息的《革命者》,作家这次很直观地写下了新上海的纷繁变化,写出了新上海的光明前景。
上海只是何建明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关注点,书写上海的同时,他也努力捕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变动。《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写尽了个人、国家、民族的痛与爱。他通过底层群众的角度去审视国家发展的历史,并将自己的态度和思考置于复杂的情绪中。他以底层百姓生存状态的艰难去传递爱与希望,让人看到属于中华民族的坚韧性格。这种发乎于心的关怀,实际上已在体验中超越了现实书写。在《诗在远方》中,“闽宁携手、山海情深”的人性光芒,无疑是深厚而又丰富的生活经验的采撷和总结,让何建明用文字镌刻下“闽宁经验”的生动感人。在《那山,那水》中,作家也是通过全方位、多视角的采访、调研,不断打造着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之更具有可读性、权威性、可信性。
说到底,何建明所要表达的文化魅力,在于作家的思想是否深刻,能否表现出时代的精神。《大桥》中的“小表情、大世界”的反映和对比,完全就是围绕着“国家叙事”在进行,从历史与现实方面发出时代新声。而《江边中国》《山神》《大桥》《时代大决战》等作品,也都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去叙述、去记录、去讲述。
只有真实,才能让叙事富有震撼力、说服力、感染力。这些效果的产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景、历史往事、时光变迁、精彩人生,无论是反映社会危机,还是面对各种精彩纷呈的变化,都有着审美书写下的深切关怀,都无法离开情感的支撑。何建明的写作主要着眼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通过不断的探寻去挖掘人性,表达着对现实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建构,这是作家必须要承担的使命。在《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中,作家真实面对上海这一现场,经过不断的体验和观察,写出这座城市面对疫情时的火热,让人从真实面对中感受到力量。《那山那水》散发着人情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让读者逐渐走进作家内心世界。
如果说,细节是报告文学的亮点,那么情感无疑是贯穿报告文学的气血,越真实越能打动人心,越细腻越富有审美情趣。何建明的作品既能当纪实作品来读,也能视为史料来见证社会发展,某种程度上,他的写作是对于人生的冷静观察,是真实叙事下的引人入胜,是宏大叙事下的情怀表达。
现实主义笔触下的纪实表达,更多基于国家重大历史进程和重大历史事件,书写这种独树一帜的美学品质,不仅意味著作者对时代的时刻关注,同时也有著作者对于“国家叙事”内涵的独到解读。《浦东史诗》中,作家写出了浦东新区30年的发展变化历程,深层表达了国家力量下的时代精神;《大桥》反映了港珠澳大桥的艰辛和伟大,实际上是国家建设美好社会的理念和情怀。何建明的这些作品,取材于大视野、大工程,表现出作家的自信、担当;其次,敢于直面新时代国家、社会发生的变革,力争写实、写全这个不断开放发展创新的时代,这需要文字上的驾驭能力,更需要对社会发展的敏感和前瞻的目光。此外,他善于以小见大,用小人物的成长历程来反映大时代。以这样的视角进行深度挖掘,反映一个时代的风气风貌,使得报告文学架构更具张力,更为生动鲜活,从而在情感和故事的交织中,实现了时代图景的细致描绘。
作家是一种职业,其实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何建明的书写是深入挖掘后的思考,是另辟蹊径下的感受,是艺术化的真实记录,只有如此,才能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和事件的全景。通常情况下,故事是平民化表达下的特殊视角,情节是平民化情感下的微观表现和精心描摹。这些特点都鲜明地体现了作家浓厚而又真挚的情感,让人从生动、有趣或沉重中感受到作品的质感。何建明的作品喜欢以故事化的叙述放大细节、刻画细节,从人物身上发现和渲染不同的情怀。《根本利益》中提出的“共产党员一定要为人民做事,尤其是为弱势群体着想,我们的党在百姓中才有威望”;《部长和国家》中血浓于水的真情实感,平民化视角下的情感流露是对于平民情怀的还原。
文艺的根在社会底层,如果不能从报告文学的审美情趣和责任担当切入,这样的经验和现象无从谈起。何建明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情、心愿、心声。这种站在百姓立场的写作,可以视为一种文学现象,其实也可以当作何建明的写作经验。《中国高考报告》《落泪是金》《恐惧无爱》写出高考大国的现实境况,作品中所刻画出的人物,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在文学大观园中熠熠生辉。到了新世纪,他在《国家》《国家行动》《大桥》等作品中的精神建构和情感升华,直接导致审美变化和矛盾都非常突出,但在这样的精神底色下,他打破以往报告文学单一化的模式,无论是写浦东改革开放、港珠澳大桥建设,还是写天津大爆炸、南京大屠杀,“宏大叙事”中更多关注大事件中的历史细节,“时代意见”中聚焦与建构的是时代精神,
这些经验体现出“国家叙事”的魅力,就是时时以国家视角为基点触动人心,以史诗般的笔触“获得描写和叙述的自由”。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就在于作家关注时代、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通常情况下,这种融入自我观察和思考的报告文学选题,自然也蕴涵著作家的人生经验。无论是着眼人间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还是关注对社会、民族或国家的重大事件,本质上都是为读者解读和揭示不为人知的真相,以文学的形式展现生存的艰难,人性的伟大,人类精神的不懈追寻。
对于人文精神的坚守与追求,对生命的反思、叩问与坚守,是何建明多年来人生况味的“碎片”系统聚焦,从中可以依稀窥见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这种家国生命体验下的审美,充溢着报告文学创作的经典范例,也是作家对于“国家叙事”乐此不疲的关键。某种意义上,何建明的精细书写主要基于真实的第一手素材,看似疏散无力的事情经过记录,演绎出日常书写的要义;看似倾向于宏大叙事,隐匿的却是细节构成的文化内涵。报告文学的写作应该在现实书写中讲述大时代下的中国故事,让老百姓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也使得人物的表现与时代发展相融合,逐渐承载起为国、爱国的精神理想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