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6 近一个月以来香港社交媒体对抢购、缺货的各类物品声量占比分布及按周变化情况(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
进一步分析发现(如图6),近4个星期以来,蔬果粮肉等食品始终在抢购潮舆情占比过半,但相对比例已从最高时的70%降至50%,一方面说明内地供港应急通道的确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港人反映市面菜价仍然很高,多家超市调整营业时间也刺激了市民对“囤货”的紧迫感。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快速检测试剂占抢购潮声量占比明显上升,这是因为特区政府宣布将以快速测试结果作为确诊依据,以及社会上新冠感染基数极为庞大,大量市民需要自费购买快速检测试剂,遂导致快速检测试剂被一扫而空、炒至百元高价以及假货、次品横行等问题。此外,抗疫中成药、退烧药也频频出现“一盒难求”的场面,如有机构在线上登记派发5万盒连花清瘟胶囊,遭遇网络大塞车,许多网民反映“刷新很久却上不了线,好不容易上线却显示派完”,怨言重重。
针对上述问题,香港网民普遍将矛头怒指特区政府,主要质疑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为何特区政府高官、政府专家释放的信息如此混乱,助长抢购和焦虑情绪,形同戏耍市民?第二,为何内地向香港提供了如此多抗疫物资,但很多基层急需市民“看得到、拿不到”,如内地送来近4000万个N95口罩,但前线抗疫人员都拿不到,特区政府的分配机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第三,为何疫情扩散蔓延得如此严重地步,特区政府的抗疫策略仍然说不清楚,原本堆积的各种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正因为有上述质疑和不满,香港出现了染病则“自诊自治”的国际奇观,不再寄希望于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