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7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有幸参与北大红楼的保护修缮,我们无上光荣。”6月26日晚,正在参与雄安新区建设的中建八局西南公司员工潘志专,在新闻联播里再次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北大红楼。
2020年9月底,身为党员的潘志专与40多名工友一道,进入北大红楼现场,开始参与为期70天的保护修缮工程。此次工程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在保持原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涉及局部屋面防水、腐朽木构件更换加固、外墙立面裂缝封堵、石质窗台裂隙、外立面灰砖、砖缝修补及排水排风及电气系统的更新改造等,做到修旧如旧,又能让红楼焕发出新的光彩。
“红楼是中国共产党的孕育之地,在建党百年来临之际对红楼进行保护修缮意义特殊。我们从进驻开始就下定决心,不仅把红楼保护修缮好,还要尽力恢复到百年前的状态,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直观感受党的历史。”潘志专告诉记者。
从党史上来看,北大红楼有着珍贵的价值。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1920年10月,在北大红楼一层东南角的李大钊办公室,李大钊、张申府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从建筑来看,北大红楼也是一栋非凡的建筑。据了解,红楼是北京出现的第一栋近代教学建筑,结构为外墙和隔墙承重,屋顶为三角桁架无曲线两坡屋顶,西洋红色挂瓦,由外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施工。
1918年,在马克思诞辰100周年之际,历时两年修建的北大红楼落成使用。建筑整体坐北朝南,平面为“凹”字形,东西长110.8米,中部南北宽14米,东西两翼翼长32.8米,翼宽13.4米,檐口高度为16米,地上4层,半地下1层,每层面积21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700平方米,有房间263间。
1961年,北京大学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后的岁月里,红楼进行过多次修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