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智能制造落地的资本需求大。一方面,当前5G建设的成本高、周期长。据工信部专家测算,单从基站建设角度看,5G投资大约是4G的1.5倍,全国总体投资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投资周期超过8年。另一方面,近年我国仍处于4G网络的建设期,双网双重成本投入大。与此同时,5G落地应用的风险尚难以准确预估和防范,大规模和广泛落地应用的成本和效益的匹配也尚不明确,从而影响了资本市场和企业组织对5G在我国制造业大规模广泛应用的预期和研判。
其次,5G标准碎片化导致行业内部5G应用差距大。当前,世界各国对5G在工业物联网、5G终端能力等涉及5G在制造业广泛应用的标准仍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制造业企业的5G应用或是采用不同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多种不同标准,或是乾脆没有标准,技术设备的选择无长期战略规划。
此外,行业间壁垒高,使得5G跨界融合不充分、不均衡。其中,运营商、设备商、制造业企业间的行业壁垒仍然较高,尤其是我国运营商和设备商对制造业的行业特性与专业壁垒尚无明确把握及突破。
因此,华为方面呼吁合作伙伴一起深度参与,将5G在工业互联网的使用从联接和数据底座,扩展到应用和终端等全产业链,并通过“技术+商业”的双轮驱动,共同做大“5G+智能制造”的市场蛋糕。
丁耘说:“我们需要整个产业合作,将过去0到1的创新结果和最佳实践变成行业标准,从而加速1-N的复制,让5G inside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引擎;同时,联合标准组织、行业协会、行业客户,在国标、行标、团标等方面形成可操作的指导标准和文件,为5G智能制造铺好加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