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电影“欺诈式”营销五花八门:爱情公寓讲盗墓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1-05-10 10:36:20


 
  2018年,电视剧《爱情公寓》的同名电影大打“感情牌”“回忆杀”,以“原班人马,十年重聚”等宣传口号吊足了电视剧粉丝的胃口,首日票房达到2.86亿元。但很快遭遇票房、口碑“滑铁卢”,因为这部借着“爱情公寓”由头的电影,实际却讲述盗墓探险的故事,主角也并非“原班人马”。观众纷纷在网络平台发表“很失望,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欺诈消费者,求有关部门介入”等负面评价。

  脱离电影内容的营销,不仅误导观众,还让电影本身的亮点“虚焦”。获得第五十五届金马奖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最佳音效等多项大奖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具有较明显的诗化风格,是典型的艺术电影。该电影在宣传阶段,却将“浪漫仪式”作为噱头,在海报上印“跟你爱的人一起跨年”,在抖音开创“地球最后的夜晚超级超级想见的人”话题,成功营造了浪漫爱情电影的形象。当众多想要拥有浪漫跨年夜的年轻人走进电影院时,才发现该片文艺电影的本来面目。《地球最后的夜晚》被观众调侃为“地球上最困的夜晚”。

  电影营销手段和监管均存在滞后

  山东大学影视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晓风表示,电影“欺诈式”营销通常有虚假宣传和过度营销两种形式,前者往往是电影自身质量不过硬,转而通过各种营销手段造势,后者违背商业伦理,干扰观众和市场对电影的筛选。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电影迅速崛起,但电影营销手段和监管都存在滞后。

  首先,理论和人才缺失,电影营销手段简单。业内人士表示,学界没有形成电影营销的科学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电影营销人才专业性不强,受资本绑架“舆论”之风影响,不少从业者对电影宣发的理解就是花钱买水军、花钱买影评、花钱搞投放。影视宣发企业相关人士透露,影视业宣发从业者的薪水属于中下水平,企业无法招聘到高层次专业人员。“一些影视工作室是作坊式的,有的不需要简历,许多应聘者确实文化水平较差,很多都没有正经上过大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