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线上会议截图) |
中评社北京3月22日电(实习记者 李欣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经典思想与现代国际关系”讲座于2021年3月18日下午两点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外交学院教授秦亚青主讲,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杨原主持。讲座中,秦亚青教授介绍了其对中外经典思想与国关理论与学科之间关系的思考,阐释了其对经典思想抽象化、理论化的理解,并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的前沿研究。
【西方政治理论源于西方经典思想】
国际关系理论的阿基米德支点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西方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国际关系理论源于西方文化中的知识资源。对此,秦亚青提出如下观点,一是经典思想具有理论构建的巨大潜力;二是经典思想不应被囚于某个单一领地;三是经典思想最可借鉴的是概念及其凝练。秦亚青指出,现存的三种国际关系理论都来源于西方,都是在西方经典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现实主义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中,“无政府性”假设来源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假定,而“无政府体系”事实上就是一个缺少“利维坦”的体系。利益假定的最直接来源是马基雅维利的“手段-目的”说,即“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权力观的最直接来源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秦亚青指出,沃尔兹结构化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其中最重要的影响不在于内容,而在于逻辑和理论的建构。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的开创性在于其原创理论的提出,其基本论断是“体系结构决定国家行为(Behavior of a state=fun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e)”。秦亚青指出,《大国政治的悲剧》、《大幻想》等著作虽紧密联系了现实政治,但本质上还是建立在沃尔兹论断上的“半创新”。
自由主义理论启发于康德、洛克、亚当·斯密和格劳秀斯等人的论著。英国学派具有很强的格劳秀斯色彩,这里秦亚青提到他与英国学派学者的一次对话,当他向对方询问英国学派的主要来源时,得到的答案就是格劳秀斯。
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得益于韦伯、涂尔干、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学说。秦亚青强调了维特根斯坦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探究语言这一实践产物对人类思想的建构作用。他还提到了阿米塔夫·阿查亚(Amitav Acharya)和巴瑞·布赞(Barry Buzan)合撰的The Making of Glob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一书,秦亚青肯定了该书的基本观点,即“国际关系理论是经典政治哲学思想与国际关系现实结合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