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6日电/近期,由国务院批覆、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 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全面建成,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并提出“一核两带”发展格局。明确了上海虹桥商务区“一核”与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两带”两带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为虹桥商务区面向世界,联动长三角,发挥资源配置水平,赋能长三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
遵循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布局规律,迈向新时代3.0版空间布局
东方网发表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宗传宏文章介绍,从世界城市群发展规律看,要素资源的空间布局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配置空间和效率要求,一般将经历从点状布局、到轴向布局、圈层布局和网络布局四个发展阶段,称之为城市群空间一体化发展的1.0、2.0、3.0和4.0版。总体上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处于2.0与3.0版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轴向布局与圈层布局相结合的阶段。目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了沿江、沿海、沿路等轴向发展的产业带。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轴向布局的趋势更加明显。
日本东京、美国波士顿128公路等都是要素资源沿轴线向周边扩展的典型案例。长三角以G60创新走廊为标志,轴向空间布局的趋势更加明显,布局质量也在进一步提升。从虹桥商务区“一核两带”的发展格局看,其实质是在上海都市圈的大平台上,通过轴向布局,将点状资源要素集聚在南北轴线上,并与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示范区,以及长三角大湾区等一系列大型项目共同推进,进一步形成圈层布局。
发挥“现代服务业+”优势,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赋能
文章分析,虹桥商务区作为交通枢纽与商务区结合的区域,与荷兰姆斯特丹空港商务区、法国法兰克福空港枢纽商务区、日本品川商务区、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商务区等世界知名的枢纽型商务区相比,更具有优质的空间、产业与流量优势。同时,传统上虹桥商务区周边是韩国、日本、台湾等企业的集聚区,有较好的国内外优质资源的积淀。但由于上一轮规划建设仍然处于点状布局阶段,国家会展中心、4.7平方公里的商务核心区等优质要素资源也是以“单打独斗”的形式进行集聚和溢出,出现人流量虽多,但“留量少”的现象,远远无法发挥品牌效应。
从整体上看,长三角总体上正处于重化工业向现代服务业过渡的时期,在“两带”上,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平湖、南湖、海盐、海宁等区域基本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小巨人”。这些区域先进制造业发达,创新活力强,亟需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创新要素赋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赋能,其最快捷的通道就是加快优质服务业的导入,这与虹桥商务区高端服务功能非常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