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与两岸统合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9-10-26 00:15:03


要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岸必须要经过一个渐进发展、平等协商、共议统一的过程。
  中评社╱题:《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与两岸统合前景 作者:李毓峰(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副教授

  作者回顾并反思自《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大陆对台政策发展与演变,接着分析与阐述“叶九条”、“邓六条”设定之对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方针。而后在各阶段“江八点”、“胡六点”、“习六点”提出的政策安排与构想显示,江、胡、习都认识到,要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岸必须要经过一个渐进发展、平等协商、共议统一的过程。尤以最近的新“习五条”所倡议的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最具务实性、积极性和战略性。基于上述“渐进发展、平等协商、共议统一”的和平统一实践构想,提出“从两岸统合到和平统一”的讨论思路,循着从融合发展走向两岸统合的阶段性进程,构建“两岸统合模式”,并探索“两岸统合”之两制方案及其实践路径,冀有助于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进展,以期完成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使命。

  一、前言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是两岸关系从军事对抗走向和平交流的重要历史分水岭。今年正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在此40周年之际,总的回顾与检视《告台湾同胞书》后对台政策的演变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以从中发掘历史转变的动因和政策调整的智慧,对今后对台政策的创新作为以及两岸关系发展的与时俱进,可以给出跨时代的思考与建设性的启发。

  自《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衍生出“叶九条”以及“邓六条”,明确了对台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其后的“江八点”、“胡六点”、“习六点”都一贯秉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路径和原则,进行两岸经济、文化、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

  今年1日2日,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习五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讲话中他以较多篇幅谈论一国两制,并首度倡议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习近平表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愿意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政治问题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换意见,寻求社会共识,推进政治谈判;并由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

  二、《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中共对台政策和两岸关系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决定,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正式宣告对台政策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

  当时,以邓小平为主的中共领导阶层体认到,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是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这种状况不仅给台湾同胞,也给整个中华民族都带来很大创伤。面对这种不幸的局面,如果再诉诸武力,骨肉相残,必将带来更多的伤害和不幸。同时也必须看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台湾不仅形成与大陆很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而且它还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适时把握战后国际社会出现的历史机遇,经济获得很快的发展。而且,处理台湾问题的外部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签订,同年12月中旬中美两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这就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争取到了一个很好的国际环境。在综合考虑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任务、基本思路、发展战略中,逐渐形成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战略思想。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历史文件发出了几个重要资讯:一是明确表示“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二是《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三是《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四是撤除阻隔两岸同胞交往的藩篱,推动自由往来,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我们认为,这种藩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台湾和祖国大陆,在经济上本来是一个整体。这些年来,经济联系不幸中断。现在,祖国的建设正在蓬勃发展,我们希望台湾的经济日趋繁荣。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后,大陆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体现在1981年9月30日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重要讲话,把和平统一方针具体归纳为九条(叶九条)。其内容包括建议国共第三次合作完成统一;为两岸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等达成协议;统一后,台湾享高度自治权,保留军队,北京不干预台湾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等。“叶九条”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在1984年12月会见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时曾明确指出:“1981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委员长就台湾问题发表的九条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杨力宇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该谈话中的六条主要内容如下(邓六条):

  (一)和平统一已经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构成国共合作的基础。

  (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制度可以不同。

  (三)自治应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

  (四)统一后的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拥有立法权和司法权、终审权;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去台湾,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均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五)和平统一是谁也不吃掉谁。

  (六)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举行国共两党平等会谈,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但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

  邓小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宣导者,邓六条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完备、充实,更加系统化。自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原则。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这个讲话中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江八点)。江八点创造性地继承了邓小平等老一辈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思想,并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思维。在当时及其以后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大陆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江八点的提出,是继1979年叶九条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声明,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与叶九条相比,江八点更加具体,也更具有针对性,其表现在: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二是提出了关于和平谈判的思想,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分步骤进行两岸谈判,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构想,提出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结束敌对状态,建立一个军事互信机制,海峡两岸各自承担国家领土主权一部分的防御,第二步在时机成熟时再谈统一问题﹔三是赋予了对台经济、文化交流新的时代含意,提出要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来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经把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置于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之下,而且提出要以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作为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四是深化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思想,提出了台湾同胞无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做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

  2004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小组会上发表四点意见(胡四条)。他指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2005年4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连战率领的国共经贸论坛台方人士的时候说,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2006年4月,他再次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进一步提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且呼吁两岸同胞携起手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个主题,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