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静的春天》
|
中评社北京4月8日电/据澎湃新闻报道,1958年元月的一天,蕾切尔·卡逊接到一封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杜可斯波里的信,居住在那里的朋友奥尔加·哈金丝抱怨说,飞机喷过DDT(双氯苯基三氯乙烷,上世纪50-60年代全球大面积使用的广谱型杀虫剂,发现其杀虫性的人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杀灭蚊虫之后,她家后院所饲喂的野鸟都死了。已从联邦政府机关退休从事专业写作的卡森,此时正在考虑写一本关于人类与生态的著作。由此她把注意力转向杀虫剂危害环境方面。她花费了五六年的时间收集资料,终于完成了这本对后世引发巨大影响的作品。
在《寂静的春天》一开篇,她就用想象的视角,描绘了一个生态被农药破坏、万物萧条、死气沉沉的小镇,大胆预测了人类破坏大自然造成的恶果。第二部分的内容从第二章到第十六章,描述了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对自然和人类自身造成的损害,凸显了作者对科技伦理的思考。第三部分是最后一章,作者以满怀善意的心态和充满担忧的思考,警示人类务必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力量,警醒人类要矫正自己缺乏理性的行为。当农药泛滥,昆虫肢解,土壤板结,花草带毒,水质败坏,殃及鱼虾,鸟禽瘫痪,走兽灭绝,世界上只剩下了自私的人类,一片寂静与所谓自由,到来了。
60年代末期,美国正好连续发生由人工化学品引发的环境危机,美国民众对政府和化工厂的信任程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人们对美国政府提起公诉。美国政府着手进行调查,并于1972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DDT的使用,此后多国如此。
《寂静的春天》是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引发了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此书到如今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