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夜间经济兴旺 惠及百姓才能长盛不衰
http://www.CRNTT.com   2019-08-19 07:59:15


  中评社北京8月19日电/经历了白天的劳碌喧嚣,当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喜欢夜生活的人们迎来了快乐时光。

  中国古代就有夜生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南宋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上阕 ,将上元佳节夜晚的灯火灿烂、人潮如织描写得淋漓尽致。

  而今天,在城市化聚集了大量人群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催生了人们减压放松、释放自我的需要。而信息丰富、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也使夜间外出消费活动变得更加便利。夜间经济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

  夜间经济提升消费便利 丰富百姓生活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徜徉其中。

  夜间经济主要包括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保健、教育、影视、旅游、体育等,而说到夜生活,品尝美食肯定是首选。在以美食闻名的广州,著名的夜市美食园,拥有广州最负盛名的饮食老字号和各种园林式酒家,还集齐了老广州小吃,如沙河粉、濑粉、广式点心等。以休闲着称的成都,宽窄巷子的夜市,既有展示古老艺术和文化的区域,也有成都当地的美食小吃,如叶儿粑、三大炮等。而在首都北京,去簋街品尝美味、到三里屯体验酒吧文化,则是很多人必须的“打卡”之旅。

  除了美食,文化娱乐也必不可少。电影、话剧、相声、音乐会、艺术展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各种购物中心、综合商场等商业场所则集吃喝玩乐购娱于一体,让热衷逛吃购物一族流连忘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邹统钎表示,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影视厅、体育馆等是夜间消费最活跃的场所,夜间消费项目越来越多样。

  夜间经济带来的消费增量也十分客观。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今年“五一”假日期间的消费数据显示,各大商圈人气十足、夜间消费持续升温、餐饮消费火爆、智能和节能家电产品受热捧。商务部门重点监测的60家零售、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32.2亿元,同比增长6.5%。北京市夜间经济特色凸显,消费内生动力活跃:数据显示,王府井、三里屯和青年路等区域18点至次日凌晨6点夜间消费领跑,餐饮消费同比增长达51.3%。而阿里巴巴7月24日最新发布的“夜经济”报告显示,夜间消费包括餐饮和购物已经逐渐占到白天的一半。

  政府措施助力 为夜间经济“开绿灯”

  城市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能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丰富市民夜间生活,如今已成为全国多地扩大消费、促进民生的重要抓手。为了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服务百姓,多地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助力夜间经济。

  2019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北京今年将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为此,北京将实施促进消费提升计划,出台“1+X”系列政策,进一步扩大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其中,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

  “到2022年,北京将有一半以上的便利店实现24小时营业;每个区至少要有一个夜经济商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阎立刚透露,北京将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

  为了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保障措施,北京地铁公司于7月19日正式实施延时运营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每逢周五工作日及周六休息日,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均将末班车发车时间延长到次日凌晨0点以后。

  广州市商务局日前发布《广州夜间消费地图》,北京路步行街、天河路商圈等15个消费集聚区被列为“夜广州”消费地标。商务部门表示,通过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广州将进一步丰富和满足群众夜间消费需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不夜城”。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推动集聚发展,重点打造众多夜间消费集聚区,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打造夜间消费综合体验型购物天堂,大力发展体验经济、时尚经济、跨界经济;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打造标志性节庆及其夜间活动;并以5G建设为契机,推动“互联网+夜间消费”发展,打造现代网络商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