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盘活内需,是当前中国经济带有确定性的发展之“锚”
http://www.CRNTT.com   2020-05-29 07:22:58


  中评社北京5月29日电/今年,中国没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虽不以GDP论英雄,但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硬要求。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成为各方最广泛的共识。接下来,所有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把战略路线变成可实施的具体方案和切实行动,如何更有效、更长效地拉动内需?甚至可以认为,能否在外部性风险加剧的情况下有效拉动内需保民生、促发展,不仅考验着我们化解危机的能力,更考验着我们党和政府科学执政的能力。

  东方网发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功润文章称,当前困难时期,不少地方和部门都迫切希望来一剂“强心针”快速恢复、提振经济。在长期GDP增速导向的发展思路下,大家仍然存在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发展总量的路径依赖,还是单纯地以规模发展、基建扩张作为手段,错误地以为拉动内需就是要靠“大项目”投资驱动,这其实偏离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衷。所以,以“拉动内需”为契机,真正调整发展思路、提升科学发展水平,显得非常必要。

  文章指出,首先,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拉动内需不能成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借口,不能把中央以拉动内需来促增长、保发展的“经”念歪。今年中央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明确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因此,要建立符合各地经济社会实际的发展布局,确保中央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在资金流向、项目规划、审批、实施等方面严格把关,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财尽其用。中央就拉动内需制订的措施,从确保民生、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虑,这指明了各地拉动内需的方向和目标。

  另则,要从宽广度上激发内需潜力。比如,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等等。中国的纵深腹地,将成为内需市场的广阔天空。

  再者,要最广泛提升公众的消费能级和水平。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中国劳资分配体系上客观存在的“马太效应”现象(财富向少数人积聚),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不仅未得到缩小,反而有拉大的迹象,这样一来,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不得不紧缩开支。因此,当前发放消费性刺激消费“回补”等措施,要重点解决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力提升的问题。从长远看,要大范围、更持续地拉动消费内需,需要从根本上“医治”好分配体系上存续已久的“内虚”现况。诸如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特别要注意向一线员工倾斜,要制度性制约那些公共权力机构或垄断高薪企业惯性“加码”,只有让广大企业职工、下岗失业者和农民工兄弟的腰包鼓一些,才能真正缩小群体收入落差,也只有这样落到民生实处的“内需”,才能成为持续支撑消费市场的不竭源泉。

  文章最后说,诚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消费力及内需市场,说到底反映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张力。内需问题,实际上触及到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消费乏力的“根子”在增收不足,而普遍意义的增收,本质上在于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分配体系。因此,有效、长效地拉动内需,盘活内需市场,决不是一朝一夕的阶段性发展策略,而应该是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长久之计。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