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境:压缩信仰空间
民进党执政当局政治迫害统派的伎俩,之所以威力无敌,原因之一是大多数统派团体支持者除了缺乏进行斗争的精神支柱,还缺少一种独立的抗争立场。这无疑也是导致部分统派支持者投靠绿营的一个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在民进党执政当局统治区域内,不存在任何真正隶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团体,而每个统派人士及其支持者都真实地生活在台湾。一旦被抛弃,就会变得彻底的无依无靠。在精神上,统派支持者天然就缺少中国共产党般的精神信仰,他们追求的各种价值,归结起来大致总脱不开为国为民这些高大上目标(至少是不反对这些目标)。因此,当民进党执政当局用运动方式,以台湾的名义或民意的名义,指责统派支持者亲中就是“卖台”和“不爱台”的“错误”时,他们只有拚命地辩白,却没有另外的一种立场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反驳。从“一中宪法”中汲取力量吗?很不幸,民进党执政当局早已把“一中宪法”冲击得失去了它应有的权威,而台湾教育的课纲也已将两岸的历史割断,导致青年无法认同。民进党为什么要不遣余力地扩大1450影响力,营造舆论一致的观点,幷一再鼓动名嘴抹黑大陆?目的就在于剥夺掉统派人士的精神后盾,剥夺他们藉以傲对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那种道义资本。
在这种情况下,统派支持者是无法依靠内在的良知的。因为所谓良知,无非是指人心固有的对善恶是非价值的感觉,它是内在的,却必须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确立。当周围的人们都发出相反的声音时,良知也会沉默,形成沉默的螺旋,因为它自己就已经陷入困惑。
事实上,民进党在取得执政权之前,就已经公开宣布统派组织为“外来政权”,幷给统派支持者贴上“卖台亲中”的负面标签,这就使统派力量在民进党执政当局统治区域内失去了凝聚民心的威力。回过头来,从策略上看,如果当初统派力量在策略上先打出“反独”大纛,“独派”势力对其“卖台”的指控就不会有多少台湾民众在乎了,至少其威力将大打折扣。怪不得那些真正的反对“台独”的统派人士,在统独斗争的狂风暴雨面前反倒比较风平浪静。
不过细想下去这中间仍有破绽。因为“反对”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立场,“反对”只是基于一种立场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态度。换言之,反对“台独”总还需要有另一种束西为凭藉才能理直气壮地去反对,因为人们总是赞成什么东西所以才会去反对其它的什么东西。通常,统派又会回到“为国为民”的目标上去。统是为了民族复兴,而反“独”则是为了人民福祉,所以反“独”人士不害怕台湾当局指责“卖台”。
但是,民进党执政当局却认定“亲中”就是“卖台”,如果“台湾人民”都表示和民进党执政当局一条心,咬定“亲中”就是“卖台”,统派力量就又没有立足之地了。除非统派力量认定台湾人民正在受欺骗,人民终有一天会恍然大悟。
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假定历史会在统派一边,时与势会在统派这边,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可是统派力量又如何确信时与势会在统派力量一边呢?
须知,此时“倚美抗中”、“以武拒统”看上去来势汹汹,方兴未艾。除非统派力量相信大陆会立刻武统,相信美国绝不会干预两岸统一大业,从而也就是相信现实台湾政治生态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足以撼动统派人士的信仰。这同样也是目前“独派”急于要求美国清晰对台战略的根本原因 —— 寻求精神支柱。
对此,研究台湾舆情的章柏康在与台湾朋友交流中,不时能听到统派朋友的诉说,他们在与“台独”势力博弈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是真的。从岛内媒体中我们也能时常见到这类碎片式抗争报道。只是话说回来,像这样坚定信仰的统派支持者终究少之又少。这就是为什么在“亲美抗中”舆论氛围中,大多数统派支持者都无法抵御民进党执政当局的舆论压力,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遍地不具有另外的精神资源。在台湾,他们是真正的无家可归!
五、抹黑:陷入沉默螺旋
在四面环敌的环境压力下,精神脆弱的被压迫者一般都会产生向压迫者认同的意念。对于“抗中拒统”中的大多数台湾民众而言,问题还要更简单一些,因为在这里,政治、文化概念模糊的“爱台湾”口号,至少绝大多数台湾民众本来就认同的,起码是不会明确、自觉地反对,所以,他们在高层、舆论,乃至法力的压力下,会进一步地顺从民进党执政当局。
一般学者总以为压迫会导致反抗。但在现实台湾社会中,确实存在着压迫也会强化忠诚的事实。民进党执政当局运用软硬两手,除“爱台湾”等软性诉求外,诸如持续渲染军机绕岛、“芒果乾(亡国感)”,实施“政党法”、“国安法”等刚性议题去强化民众对其的忠诚。这种忠诚可以被强化到如此的地步,以至于一个人可以极为痛苦而又相当真诚地承认自己犯下了实际上从未犯过的“卖台”罪行。
这一奇特的过程的确是相当复杂的。首先常常是动机与效果统一论发挥作用。统派支持者本来就不“卖台”,也不反民主,而民进党执政当局却咬定你“卖”了,绿营支持者、“三民自”(《自由时报》、《民视》、《三立》等所谓亲绿媒体),1450网军也异口同声地说你“卖”了。即使统派支持者百般申辩而对方却不为所动。于是不得不让统派支持者意识到,虽然没有“卖台”、反民主的主观动机,但不幸却“造成了”“卖台”、“反民主”的“客观效果”。毕竟,客观效果这个东西,不是依你的感觉为准,而是依对方的感觉为准。
其次,“爱台湾”既是一个价值问题,也是一个事实问题,起码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为事实的问题。纯粹的思想意识、是非对错则与此不同,因为其间往往幷不存在什么客观的量化检测手段,往往只能是主观的心理感觉。
前几年选举,独派出于骗选票的需要,用抗中凝聚人心,以“爱护”的名义喊出“新台湾人”,而统派却仍然持续高喊“两岸统一”,对此,独派认为统派深深地伤害了他们,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选票,这绝不是一般而言的客观效果问题。独派的感觉固然于统派是客观的,但其本身仍然是主观的。统派可以说“两岸统一”口号伤到了“台独”人士的玻璃心,但“台独”人士不能据此断定“两岸统一”的口号,客观上造成伤害的量化数据或效果。假如独派听不进统派的解释澄清,而一些或部分统派支持者也不愿意对方有被伤害的感觉,就可能不会再喊“两岸统一”的口号,乃至同意收回这一口号,但这幷不意味着统派已经承认“两岸统一”口号本身就产生了坏的客观效果。由此,台湾社会也就陷入了沉默的螺旋,“统一”的声量也就不象以往那样高亢,至少是大幅度的下降了。
以上这番道理,民进党执政当局揣着明白装糊涂。但放弃统一立场的统派支持者,自己恐怕未必十分清楚。因此,民进党执政当局一口咬定某种思想观点产生了恶劣的客观效果时,这些支持者也可能以为确是如此。于是,只好默默承认自己的观点错了,尽管其幷不知道它究竟犯了什么错,但还是决定去改正它。
面对这个明显不过的矛盾,“立场”概念也许显得更有说服力。当统派支持者的立场从民族复兴收缩到只剩下台湾时,就会纳闷:为什么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执政当局和社会舆论却认为是错的?也许是自己没有站在台湾的立场想问题的吧?可是,当意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去着想的、为着台湾人民的福祉行动的,那是不是因为主观上想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但客观上却站到了错误的立场上去了呢?这是否证明自己,本来想进这个房间,结果却进了另一个房间!此时,从众性心理便油然而生,不论是出于“民族复兴总不会错,但千万不要站到台湾的对立面”的角度,还是出于“随大流更安全”的角度抑或是出于二者的混合,最后就决定顺从或收声。
六、拔桩:制造羊群效应
转换跑道的统派支持者,大多都经历过类似的心路历程,因而最终自己改变立场或跳脱统独之斗战场。完成这样一种复杂曲折的心理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开始,几乎人人都想不通,不服气,到后来才渐渐地表示通了服了。年初,台军退役将领于北辰明确宣布退出国民党,此前,有过更多的诸如陈明文、黄健庭等等统派支持者投靠绿营案例。许多学者也对此有过大量的分析,观点大多集中于叛逆者的目的层面:一是蓝营人士贪图官位;二是绿营裂解蓝营等等,鲜少见到从环境、策略层面来解释这一现象。
其实,近年统派支持者的立场、观点转变,与民进党持续实施的“拔桩”策略不无关系:许多叛逆者当初是坚决反对“台独”、支持两岸统一的,而后,随着民进党取得执政权后,声势高涨,而统派力量则在民进党执政当局的严厉打压之下,在持续的压力下一些意志薄弱者终于“带枪投靠”独派阵营,然而,这种投靠幷非是完全的违心,而是程度不同的真心投靠。这与古今中外的“屈打成招”不同,因为屈打成招往往当事人在行为上作出投靠姿态,其内心其实是不认同这种投靠的。
应该承认,台湾真正支持两岸统一的人数相对不足。这就造成统派精英参政在选举中的劣势地位,甚至成为造势中的“票房毒药”。事实上,台湾政治人物都要靠选票生存,而统派在民进党执政当局的追杀之下,受到利益和权力排挤。在此恶劣环境下,统派精英要想通过选举夺得公权力,争取话语权,扩大社会的能见度,的确是障碍重重。
由此,每逢选举前夕,民进党就会砸下大笔预算,利用部分统派精英急于当选的心理,在与民进党竞争激烈的选区拨出名额,通过私下接触、朝野合作等模式,招揽某些统派精英参选;对于无意参选的精英,则释出行政部门“次长”或“国营事业董事长”等职缺寻求“合作”,趁机悄悄进行“拔桩”,裂解统一力量,幷以此引发羊群效应。
就现代心理学角度而言,人类的特定欲求是其行为产生的基础,为了满足这一欲求目标,人们通常会运用各式各样的手段与方法参与实现目标的实践活动。对于追求“出头天”的统派精英而言,一方面面临的是被孤立、被排斥和可能被抛弃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看到的是唾手可得的目标实现,这不但造成其理智上的混乱,更会导致情感上的焦虑。为了免除这种可怕的焦虑,许多人宁愿不惜放弃自己原有的立场与观点,以便早日实现“出头天”的目的。有这种强烈的情感需要为前提,还有什么认识上的弯子转不过来的呢?至此,叛离自己原有立场与观点、改换跑道的统派人士或支持者,其“融入台湾、抗中拒统”的行为可能是诚心诚意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诚心诚意地享受目标实现后带来的好处。
当民进党执政当局与社会精英一起高呼“两岸互不隶属”、“倚美抗中”时,犹如羊群中的领头羊出栏,那些幷没有想过“台独”对其危害的“羊群”,自然也就跟着“头羊”鱼贯而出了……。
小结
瞭解了民进党执政当局以上六种政治伎俩,或许你就不会对台湾近年统派力量声量大幅下降表示困惑了。但问题是,统派应当如何针对民进党执政当局的这些政治伎俩进行有效地反制?如何能让支持者理直气壮地反对“台独”,促进两岸统一大业,使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真正成为台湾民众共同追求的愿景?都说形势比人强,这是客观现实的强力所致。看来,需要势不可挡的外部大势助力岛内再度形成统派的复兴!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注释:
①《经济间谍法壮胆 绿色恐怖深入产业》,中国时报,社论,2022年4月3日。
②《粉红色牢房效应:绑架想法、感受和行为的9种潜在力量》,亚当·奥特,Adam Alter 2013,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__8hDgAAQBAJ&pg=PT35&lpg=PT35&dq=%E7%A4%BE%E6%9C%83%E5%9B%A0%E7%B4%A0%E5%AD%A4%E7%AB%8B+%E5%B0%8D%E4%BA%BA%E7%9A%84%E7%90%86%E6%99%BA%E5%92%8C%E8%AA%8D%E7%9F%A5%E5%BD%B1%E9%9F%BF&source=bl&ots=PxHuEUTty0&sig=ACfU3U29X1atBvvPX4SKXrX91nGZ1gK_aQ&hl=zh-TW&sa=X&redir_esc=y&hl=zh-CN&sourceid=cndr#v=onepage&q=%E7%A4%BE%E6%9C%83%E5%9B%A0%E7%B4%A0%E5%AD%A4%E7%AB%8B%20%E5%B0%8D%E4%BA%BA%E7%9A%84%E7%90%86%E6%99%BA%E5%92%8C%E8%AA%8D%E7%9F%A5%E5%BD%B1%E9%9F%BF&f=false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5月号,总第29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