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重磅专访:李义虎谈台湾政治新态势
http://www.CRNTT.com   2020-02-11 00:11:54


李义虎(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李义虎认为,目前岛内政治整体上“绿大蓝小”结构和“绿长蓝消”态势有新的扩张性变化,不仅体现在民进党对国民党的优势,而且体现在绿营小党对蓝营小党的优势。这些年,小绿出现了时代力量、民众党这样的有些影响、跨过“政党门槛”的党,并开始冲击各种类型的选举。在本次选举中,小绿的政党票成倍高出小蓝的政党票,小绿取得“立委”席位可以扮演“关键性少数”,小蓝则失去了进入“立法院”大门的机会(连亲民党也未得1席)。因此,“绿大蓝小”的一个新特点是,小绿较大幅度扩张,政党票得票积少成多,说明其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身后的支持者还是有一些的。小蓝则政党票得票率低,说明社会基础薄弱,选举动员能力弱。当然,在总体上,这些年大绿小绿、深绿浅绿都有所扩张,绿营整体上有扩张,但小绿比较突出。但绿营并不是铁板一块,其内部有小绿与民进党的矛盾,有小绿因其散而呈碎片化,因其小而呈原子化的问题。这种情况对它们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如无改进也有可能是昙花一现。

  至于岛内是否存在第三势力,李义虎指出,由于政治泛化的存在,第三势力自身没有真实的存在。在岛内政治中,政治极化与政治泛化是并存的两种现象。绿长蓝消、极化与泛化都会带来板块移动,均需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政治极化盛行的同时也有政治泛化的崛起与扩张,后者已经成为台湾政坛新的现象级存在。正所谓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当政治极化发展到顶点时,便是政治泛化对政治机器的重启;虽然蓝绿势力组合分化、力量消长仍会不间断进行,但也已经有了要突破、变动现有政治结构的努力。长期以来,泛蓝泛绿浅色选民都有向中间移动或向外移动的现象,他们也希望有更多自己的声音,希望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希望有自己的某种组织形式。泛化力量的发展前景取决于能否突破两大党格局,真正超越蓝绿,跳脱两极对决;也取决于自身的有效整合和能否开拓出更大的政治空间。而无论如何,政治极化与政治泛化的相互拉扯,共同构成了台湾政治发展的动态光谱,这个光谱极为令人晕眩。

  对于“韩流”掀起的政治对冲漩涡,李义虎认为,“韩流”蕴藏着的政治对冲因素、以及这种对冲中浮现的社会矛盾仍然是存在的,对今后政局走向仍然有影响。台湾政治并不是铁板一块,对于岛内政治的继续演化,要全面辩证地看,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并不要以为这样的选举结果就框定了今后的政局走向,不仅要看到蔡英文狂胜的一面,也要看到与其如影随形的政治对冲效应。在选后回归经济面、民生面、公共生活后,社会矛盾如何发酵,政治对冲效应就有可能如何酝酿。在此情形下,蓝绿政治版图的挪移,极化与泛化的并存,经济与政治来回拉扯,民意流变的续章,都值得继续观察。特别是,“韩流”所代表的政治对冲效应仍然存在且将继续演化,因为这是一种结构,而不是偶见的现象。这里面就有矛盾、有变化、有机会。既无理由过分乐观,也无理由过分悲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