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经济增速持续下降可能是中国当前的最大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9-01-06 09:05:15


  中评社北京1月6日电/2019年,未来已来。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世界经济增长分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将面临下行压力,外部不确定性也依旧存在。同时,稳增长、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金融风险防范等多项短期、中长期任务有待完成。此时,抓住关键的问题至关重要。

  “中国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扼制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为此,中国有必要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辅之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央行原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国过去40多年的经验证明,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一切问题都会恶化,因为大多数经济和金融问题都是以经济增速为分母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等长期问题无从谈起。”

  他同时认为,除了增速,中国还需要保持合理的通胀率。“当前中国通胀率仅2%左右,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这两个指标应该会让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便实现更高的GDP名义增长率。”

  同时,余永定也认为,中国有条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未来中国预算赤字占GDP的比率可能会突破3%,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可触及的水平。中国不应该拘泥于3%的赤字目标。”

  中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和通胀

  Q:如何看待2019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余永定:投资增速的下滑是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毕竟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仍主要由投资拉动。2018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7年的7.5%降至5.4%,基建投资的下滑则是主因,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高达27%左右。2018年的前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只有3.3%,2017年同期则高达19.8%。

  2019年中国经济究竟如何?近期,海内、外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开始显现,但我不认为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会很差。在经历了40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放缓是不可避免的,但2019年保持6%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2018年经济增长速度之所以低于2017年底、2018年初的预期,同2016年以来事实上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关。而这也意味着,在2019年我们还有政策空间。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立场,我们可以在2019年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经济增速。总体而言,在2019年中国应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辅之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Q:你主张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背后的逻辑是中国当前最关键的任务是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和更高的通胀率。但主流观点似乎认为,经济质量比增速更重要,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余永定:尽管中国面临众多挑战,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金融风险的防范,包括房地产泡沫、企业杠杆率过高、影子银行风险、地方融资平台违约,但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中国过去40多年的经验证明,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一切问题都会恶化,因为大多数经济和金融问题都是以经济增速为分母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等长期问题无从谈起。现在必须认识到,经济增速的持续下降可能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

  除了增速,中国现在还需要通胀,即需要一个更高的名义GDP增速。作为消费者,我们都希望通货膨胀率越低越好,但是,通货膨胀率太低对生产者是不利的。通缩更是会加剧偿债压力,形成“债务-通缩”的恶性循环。当然通胀率持续上升肯定是坏事,但是,现在中国通胀率在2%左右,明年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特别是PPI。而且国际经济学界的共识是:统计往往会高估通胀率,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把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胀两点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较高的名义GDP 增速作为增长目标。

  经济制度改革和结构性调整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各界呼吁关注经济增长质量而非速度肯定是正确的。但这类改革和调整在短期内难以完成,远水只能解“远渴”,它们对抑制经济增速在2019年下滑发挥不了立杆见影的效果。

  房价、汇率不应束缚货币政策

  Q:就货币政策而言,是否需要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滋长地产泡沫?

  余永定:海外央行普遍只盯住通胀这一个目标,最多再加上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而当前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至少包括经济增速和就业稳定、价格稳定、汇率稳定、房价稳定。此外,中国央行还要实现许多“结构性”目标。这些目标是无法同时通盘实现的。例如,房价变动周期与增速和通胀周期并不同步。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经济增速持续下降,2012年3月以后PPI连续54个月负增长,CPI基本上也在2%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仍然不得不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抑制房价应该由其他政策来解决,且因地施策。

   除了实现增长和物价目标外,为了配合财政部发行较大规模的国债,中国央行也应该采取更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传统观点认为,央行为经济注入了太多流动性,这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元凶。但是这一观点可能只是部分正确。事实上,房价的剧烈上涨早在央行信用宽松前就出现了。中国房价的涨跌呈现周期性特点,很难确定货币供应和房价涨跌之间的因果关系。完全有理由认为,真正的因果关系是房价上升导致货币供应量上升。房价上升会把大量原本在实体经济中循环的资金吸入资本市场,并在资本市场上自我循环。因此,央行需要加大货币供应量来满足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需求。

  目前而言,中国央行不应该仅因担忧房地产泡沫而减少货币供应量。中国CPI目前大约在2%左右,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这两个指标的情况应该会让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