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http://www.CRNTT.com   2019-03-23 09:10:34


  中评社北京3月23日电/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风险困难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如果粮食减产、价格上涨,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大局。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稳定农业生产,努力保供给、稳价格,发挥好压舱石作用,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站稳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粮食生产出现滑坡的风险仍存在,今年尤其要防止出现自然灾害、价格下跌、政策缩水“三碰头”。确保近14亿人吃饭不出问题,要把稳住粮食生产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着力稳面积、稳政策、稳产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018年水平上。

  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当前形势并不乐观,春耕备耕还面临不少困难。从生产基础看,冬小麦种植面积已连续两年下降,今年又减少了400万亩。从市场走势看,多数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却在上涨,种粮比较效益走低。从气象条件看,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发生几率增大,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倒春寒”、冬春连旱……

  正视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首先,中央高度重视,政策环境更加有利。国家继续实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强化农业信贷、保险等支持,让种粮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同时,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我国建成高标准农田6.4亿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粮食生产的设施装备和技术支撑更加有力。

  今年各地春耕备耕部署早、措施实,在农资供应、机具检修、农民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地坚持质量兴农,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品种结构上,3大主粮面积基本稳定,大豆、油料、蔬菜等作物面积增加;区域结构上,“镰刀弯”地区继续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生态脆弱地区积极调减高耗水作物;品质结构上,专用小麦、优质稻谷、高蛋白大豆等面积增加。

  今年的春耕生产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细做深。要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年粮食生产实现“开门红”。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农兴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