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间的争执,加重了美俄的相互猜忌,使得两国关系趋于紧张。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报告也认为,美俄关系已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美俄双方的争执超过了共识,“战略伙伴关系”的设想似乎并不现实。
美国对俄战略的基本旋律
目前的美俄关系似乎和2002年普京和布希会晤并宣布为战略伙伴时有着明显的不同。911恐怖袭击之后,普金第一个打电话给布希予以慰问,表示对美国反恐的支持,随后又出人意料地同意美军深入到传统上属于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中亚地区,并在那里建立反恐军事基地。普京政府的意图就是试图赢得美国的信任,并换取美国在一些问题上的支持。近期美俄双边关系的恶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对俄政策所造成的。
首先来看看俄罗斯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尽管俄罗斯的实力相比前苏联有所下降,但美国一直颇为重视俄罗斯的战略重要性。美国通常依据实力、意识形态和现实利益等多项综合指标,将其与各国的关系分为朋友、盟友、伙伴、对手、潜在敌手、敌人等6个等级。在美国的全球战略定位中,俄罗斯始终在“伙伴、竞争对手和潜在敌手”三类之间变换。克林顿时期,俄罗斯一度被视作美国的“战略伙伴”。布希执政以来,美俄也屡屡强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但近期关系的发展却显然不如人意,成了“非敌非友”的状态。冷战结束后,美国将俄国称作为“转型中的国家”,而今年美国最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都将俄国和中国、印度列为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其潜在的涵义就是这些国家可能成为朋友,也可能成为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地位,基于历史积淀下来的“冷战思维”,并着眼于现实的考量,美国对俄战略的现实主义色彩十分浓厚,交往与防范的政策两面性尤为突出。一方面,美国希望通过交往来寻求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防范俄罗斯的崛起可能带来的巨大挑战。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美国对于俄罗斯的防范之心从来就没有松懈过。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冷战后,尽管俄罗斯的实力大为下降,已难以和美国相抗衡,但俄军事力量尤其是战略核打击能力不可小视,而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为其重新崛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近年来俄罗斯政治稳定,经济恢复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对外政策领域,俄罗斯努力重振自己的大国地位,注重在国际舞台特别是周边地区发挥影响力,抗击西方国家的渗透和挤压。面对这种状况,美国采取各种措施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防止俄罗斯重新崛起而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从北约东扩的步伐,到美国深入俄国战略腹地搞“颜色革命”,再到准备将核武器部署到新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境内,都充分反映了美国的这种战略意图。
美国的对俄政策还带有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色彩。后冷战时期,“民主和平论”为西方社会广为流传和认可,美国更加强调在在全球推广民主和民主化对于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意识形态进一步强化了地缘政治的考量。美国强调民主的推广,已不仅仅是用来敲打对方的一种手段。今年年初,布希在“国情咨文”中明确表示,“美国的政策就是寻求并支持任何一个民族和文化内的民主运动和民主制度的成长,其最终目标就是终结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专制暴政。”在他看来,“我们这个世界和平的最大希望是自由在全世界的扩展”;“美国命运攸关的利益与我们最根本的信念现已融为一体”。这实际上昭示:推进全球民主化成为布希政府第二任内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布希政府一再抨击普京政府的国内政策是在民主化的道路上开倒车,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最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美国明确表示,“愿意帮助俄罗斯运用民主程序、代议制程式,并且有一定程度的透明度,而不是逐步走入极权主义的歧途。”
可以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俄政策交往与防范的基本旋律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美国对俄政策的两面性看似自相矛盾,但又是互为支撑的,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只是在具体政策的操作上,需要有精妙的拿捏,否则就会造成两国关系的震荡。近期美俄关系陷入低谷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美俄关系的未来走向
根据形势的需要,即使布希政府可能会进行策略性的微调,但未来美国对俄政策的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首先,美国会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不管俄罗斯反对与否, 美国还会继续在俄罗斯周边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除了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外,美国将提供更多支持,推进相关国家民主化的进程。而北约也不会因为俄方的反对而停止东扩的步伐。其次,增加资金投入,继续推进俄罗斯西方民主化的进程。美国将会联手其他西方国家,对俄施加压力,确保2007—2008年俄罗斯议会和总统选举能够“在公开的、合乎宪法的和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在能源政策方面,美国会联手欧盟阻止俄罗斯进一步将能源供应作为外交武器的做法。而在俄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尽管美国表明支持的态度,但可能会提出苛刻的条件,以便更有效地推进俄经济的自由化,并确保俄全面遵守国际贸易体系的各项规定。
可以预见,美俄在这些领域的争执都可能进一步加剧双边关系的紧张。不过,笔者认为,双方最终不太可能出现新的冷战局面。
就美国而言,确保俄罗斯的合作对于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十分重要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将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任务。而恰恰在这些领域,无论是伊朗核危机和朝核问题,还是防止恐怖分子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俄罗斯的立场至为关键。在伊拉克重建步履艰难、反恐之路还漫长的情况下,美国尚无暇集中精力来对付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尽管美国批评俄罗斯将能源出口作为外交武器,但俄罗斯的能源优势无疑也是美国所艳羡的。事实上,近年来美俄之间的能源对话与合作不断加强,俄对美能源出口显着增长。在当前油价高涨的情况下,双方更有必要在能源开采、加工和运输领域进行更为紧密的合作。毕竟,大国间对抗的风险性很大,成本很高,因此在防范俄罗斯的同时,美国也会观察俄方的反应,注重一定的度,避免直接挑战俄罗斯的核心国家利益。很大程度上,美俄关系的发展取决于美国的政策抉择,但两国交恶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布希本人也多次强调,美国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时需要俄罗斯的合作。目前美国对俄罗斯的指责声突然加大,一定程度上是布希政府策略性的做法,目的是缓解国内政治的压力,并施压推动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赞同美国的立场。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大国情结的国家,俄罗斯不太可能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充当美国的小伙伴。对于这一点,无论是俄罗斯,还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都心知肚明。另一方面,目前俄罗斯的实力还在恢复阶段,并在贸易、投资、技术等方面还有求于西方,而这些是俄罗斯复兴所必需的,俄需要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要美国为首的西方不挑战俄核心的国家利益,俄罗斯就无意也无力去和美国正面对抗。在捍卫俄罗斯核心利益不受挑战的前提下,本着务实的态度,展开全方位外交,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未来俄罗斯对外战略所寻求的基本方向。2006年5月13日,普京总统明确表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俄罗斯都不会回到冷战时代,并愿意同所有西方国家建立关系。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即使在2008年普京去职之后,他所采取的“俄式韬光养晦政策”一时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正是由于美俄双方的相互需要,就使得双方都不愿撕开脸皮对抗,而是竭力将双方的分歧和争执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并尽可能寻求合作。双方是既斗争,也合作,斗而不破,这是未来两国关系的基本模式。毕竟,双方爆发新的冷战并不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6年7月号,总第1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