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运营商靠什么留住用户?
http://www.CRNTT.com   2019-05-07 08:17:05


  中评社北京5月7日电/近日,中国移动推出“查网龄送流量”活动,持续受到用户关注,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贴出申请成功的短信截图。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质疑,此举可能意在“限制用户携号转网”。对此,中国移动客服回应称,“流量只送3个月,这个活动没有其他限制”。

  应该承认,“查网龄送流量”活动承载了运营商感恩和回馈消费者的主题,很有人情味,打了一张很好的感情牌,得到了消费者和市场的普遍好评,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为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加了分。不过,有人担心此举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名为“送礼包”,实为一种“留用户”的营销套路。

  平心而论,大多数移动网络消费者尤其是网龄较长的消费者并无转网之意,且很多消费者领取流量礼包的目的就是慢慢享用礼包,在领取流量礼包之后的使用期内就更没有转网的打算,真正想要转网的消费者只是少数。另外,这次流量礼包的优惠期也不长,只有3个月,如果消费者执意转网,3个月的优惠期对消费者的转网需求也构不成多少妨碍。显然,用优惠期限制消费者转网的实质意义不大。笔者认为,办好事就应办到底,“查网龄送流量”不妨送个明明白白、痛痛快快,不能附加任何或明或暗的“后置条件”,也不能让流量礼包成为“转网门槛”。

  此前,有媒体披露个别消费者因“靓号”协议未到期或办理特殊套餐等原因转网受限,暴露出“携号转网”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梗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工信部也承诺年底之前实现所有手机用户自由携号转网。对此,行业企业必须看清大势,自加压力,拿出最大决心和诚意,打破各种转网壁垒,提升转网效率。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努力以更好的服务留住用户。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英锋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