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让参与者对资本市场心存敬畏
http://www.CRNTT.com   2019-08-07 08:08:51


  中评社北京8月7日电/近期,连续几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虚假案件,被证券监管部门顶格处罚。部分私募机构旗下产品因存在违反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被中国证券业协会采取限制措施。未来,我国要加快推动修改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切实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让市场参与者对资本市场心存敬畏,努力减少资本市场信息扭曲,有效发挥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离不开信息的真实及时披露,离不开合法合规的投资行为,更离不开违法违规将要面临的巨大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发挥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并最大程度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但实践中,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真实及时披露和合法合规投资行为,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背书。究其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偏低,但违法违规的超额利益巨大,导致不少违法违规分子不惜以身试法。

  近期,某公司因虚假信息披露和造假,被监管部门顶格处罚60万元,实际控制人被罚90万元,且被终身证券市场禁入,中介机构也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这次处罚力度不可谓不重,但与造假所获得的收益相比,却不免有偏轻之嫌。数据显示,该公司在过去3年间通过虚假手段虚增利润竟高达百亿元。再往前追溯若干年,在我国资本市场整体监管环境趋向严厉的大背景下,这些我国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也有迹可循。正因为长期以来对资本市场的敬畏不足,才会导致资本市场内幕信息交易盛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被明显损害。

  目前看,切实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要从加大市场参与主体处罚和完善资本市场交易规则入手。从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看,要切实减少证券监管部门、政府部门对上市公司质量的隐性或显性背书,让上市公司价值真正交由资本市场来决定;严格规范证券中介机构行为,让中介机构切实承担造假、串通的法定责任,在承担民事连带责任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刑法责任;有必要对上市公司高管及其他掌握相关内幕信息者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根据资本市场非法获利水平,成比例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从完善资本市场交易规则看,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锁定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炒作者,根据违法违规所得加倍处罚,防范垄断定价或故意粉饰对中小投资者形成的巨大伤害;必要时,也要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交易者予以法定限制,采取包括资产查封和资本冻结等措施,切实督促资本市场交易者形成对资本市场心存敬畏的心理。

  此外,还要对资本市场过去的陋习动真格。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陋习问题也较为突出,集中反映为资本市场参与者不遵守既定市场运行规则。如科创板规定网下投资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参与首发股票网下询价时,不得存在未合理确定拟申购数量,导致拟申购金额超过配售对象总资产或资金规模的现象。但这一要求并未得到资本市场参与者严格遵守,超额申购成为私募行业的“潜规则”。还存在上市公司不配合证券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甚至阻挠的恶劣行为,这归根结底仍在于目前资本市场违法违规处罚偏轻,资本市场敬畏心理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没有完善科学的筛选评价程序,客观上对个别违法违规中介形成反向激励,甚至形成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高管、实际控制人合谋现象,危害巨大。

  未来,我国应推动尽快修改完善证券法、刑法有关规定,切实对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虚假,和会计师事务所、保荐人等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等证券违法行为,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罚款、罚金数额标准,强化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切实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陈涛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