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银发经济”风生水起:从“舍不得”到“会享受”
http://www.CRNTT.com   2020-10-31 11:01:22


  中评社北京10月31日电/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当前,各领域的消费前沿总有老年人的身影,成为社会经济不可忽视的一股消费力量,也促使“银发经济”(别称“老年产业”)风生水起。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年人在衣、食、住、行、游、购、医、娱等方面,对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有不同的要求,这便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多元、丰富多彩的“银发经济”市场。

  老年人消费“新画像”

  “双11”已提前鸣锣开战,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吕女士也成为抢购、囤货“大军”中的一员:报名的国画网课需要准备笔墨纸砚、画板画架等;瑜伽服、瑜伽垫等是瑜伽课必不可少的配件;自学烘焙美食,各式各样的器具和食谱要备上;甚至各大视频播放平台的VIP年卡也都不能落下……

  吕女士是一名退休英语教师,也是网络“冲浪”的一名老将。“因为之前要跟学生打交道,我习惯性地去了解孩子们关注的新鲜事物,在追赶潮流的同时,也愿意学习使用很多新科技产品。”吕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前,她学会了网络打车、线上购电影票、录短视频等。疫情期间,又与老同事们一起报了线上国画班、瑜伽课、英语口语训练营等,还在抖音上跟着穿搭博主学起了穿搭,每月大概需要花费3000元左右来支撑自己的兴趣。“虽然退休了,但很多时候我的一整天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说话间,吕女士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满满当当的课程表以及一整箱的画作。

  像吕女士这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他们正在引领老年消费的新风尚。今年78岁的徐志军(化名)自2012年起,每年入秋后都会和老伴前往海南省过冬,“起初我们舍不得花钱,是孩子出钱让我们去旅游,结果去之后特别喜欢那边的气候,我和老伴也觉得是时候好好享受生活了,‘奢侈’一把。”徐志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他已在海南买了房,并订好了11月2日的去程高铁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