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以新思路育新机开新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6-22 08:07:39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指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人民日报发表时评人苏砥文章表示,育新机开新局,要有新思路。身处危机变局中,要有一种眼光,穿透眼下的危机,洞察前方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企业家都认识到,短期的机会不一定经得起变化的考验,而且很容易变成竞争激烈的“红海”。只有把握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大趋势,形成企业发展的大战略,才能开启新思路、创造新机会,打开新的发展局面。

  历史昭示,每一次产业技术的兴起都会伴随着通信媒介、能源和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升级建设,进而带来市场格局、产业体系、制度机制的重构,促进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如今,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不断成熟,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层技术。信号已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新型基础设施”这一概念,意在通过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激发行业创造的新速度,助力产业加速升级。不在趋势中蜕变,就在趋势中被淘汰,每一位企业家理应有这样的认知。顺势而为,抓住新机遇,才是成功之道。

  文章提出,把握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就要主动投身“新联接”。以手机为例,从通信工具变成智能终端时,众多企业就可以共同开发应用场景,不仅为人们生活工作带去便利,而且还衍生了共生竞争格局,整个手机产业价值释放的空间就完全变了。以5G为代表的“新联接”,意义也在于此:不只是万物互联,核心在于联接各个行业,助力打通企业内部生产体系及外部生态系统,推动实现跨行业、跨领域创新,进而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比如当5G遇到媒体,就能实现8K视频直播;当5G进入车间,就能实现无人化生产;当5G覆盖医院,就能让医生进行远程手术……实践证明,只有联接各行各业,才能进入更多应用场景,孕育更多的创新机遇。

  把握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还要主动拥抱“新计算”。新计算,不仅能够实现数据在哪里计算就在哪里,而且算力更高、能耗更低,智能更是无所不及。如此一来,无论是企业发展、行业转型,还是产业升级,或是社会治理,都能从“通用计算型”升级为“智能计算型”,从而让生产更加高效、决策更加智能、要素流动更加顺畅。比如,在武汉,传统生产线实现智能升级后,生产几乎无需人工干预,机械手自动焊接、组装,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在深圳,电力巡查智能升级后,原来20天才能完成的现场巡视工作,现在仅需2小时;在全国多地,华为助力城市智能升级后,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腿”,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的效率显着提升。可以说,新联接、新计算将推动企业从在线化走向数字化、智能化,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跑出中国式新速度。

  文章称,数字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还只是第一步,未来充满了想象力。中国数字经济这座大厦,之前主要是搭起了“互联网+”的应用框架,新基建的到来,正是对大厦整体结构进行“智能+”改造的时候。每一位企业家都准确识变、主动求变,就能创造新机会,打开新的局面。这是因为,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创新土地上,我们从来就不缺少激流勇进的逐梦者、勇往直前的实干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