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产业转型升级要注意七个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9-10-07 08:41:56


  中评社北京10月7日电/当前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重视对产业发展新规律的认识:

  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转型升级是一般性规律,但要注意核心技术和环节真正代表产业竞争力

  澎湃新闻发表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文章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和美国对华为、中兴的禁售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控制力,没有占据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链主”位置和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形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够。在新兴产业当中,需要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是产业界的共识。客观上,新兴产业的创新之路并非简单,新兴产业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但从技术创新的规律来看,不能独立摆脱现阶段总体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的限制。新兴产业之“新”体现在占领行业制高点的核心技术、开拓新的市场应用等,但技术突破并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在一国现有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基础之上的提升。这些技术并不是专用于新兴产业,而是在既有产业中长期积累形成的。

  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多学科多产业的交叉发展的系统工程,往往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的,难以实现独立突破。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行业,涉及到相当多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学科之间的渗透,各个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现代产业发展已经从单体项目竞争转向产业体系对抗,未来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要认真研究规律,增强产业上下游的系统性,形成产业链的体系竞争力。当前,中国要主导任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门类,促进国家经济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是靠依赖在各个产业投资更多的下游巨无霸组装和加工工厂,而是需要培育更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部件的上游隐形冠军企业,从而在重大产业上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瓶颈。

  二、推动转型升级需要产业的体量和规模是一般性规律,但要注意局部产能过剩

  文章指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制造业的首要任务是先发展起来、主要表现为数量扩张。在这种导向下,中国制造业乃至高科技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由于过去是鼓励大批量生产,讲究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比较少,这导致部分产能出现过剩。

  现阶段“大而不优”仍是当前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公认问题,对此有两个比较形象的说法,一个是把这类产品描述为“高科技产品的劳动密集部分”,比如,中国出口的大部分机电产品都是外资企业的代工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通讯设备等;一个是把这类产品的生产运营模式总结为“国外先进自动化设备+中国熟练劳动力+国际市场”,比如过去若干年半导体LED行业的发展,这种整合静态比较优势的方式是形成中国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仅仅依靠加工能力,中国的产业再大也无法摆脱“装配工厂、低端运行”的被动局面,恰恰相反,在依赖于机器设备的组装环节,非常容易形成产能过剩。

  三、以转型升级增强出口竞争力是一般性规律,但要注重国际价值链中的利益分配

  文章分析,以中国对美出口为例,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最多的产品类别是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配件,金额达到1.34万亿元人民币,该类别产品也是此次美方关税清单中的重要目标。在该类别产品中,中国对美出口的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总金额约6208.49亿元人民币,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则为7223.55亿元人民币。同期,中国对美出口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共1334.54亿元人民币。可见,中国对美出口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了相当的部分。因此,在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征收关税的主要是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门类。

  但是,从出口高科技产品的企业来看,外资企业占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三分之二,在中国出口前十强当中,除了华为之外全部是外资企业。另一方面,外资在华生产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其实主要是中国的完整系统的工业配套能力产生的,而不是科技能力带来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