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精准施策 多管齐下扩内需
http://www.CRNTT.com   2020-05-15 08:07:33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复杂的国际新局势,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光明日报发表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基地研究员严静峰文章表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扩大内需是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和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迫切任务。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巨大的内需市场是我们应对疫情冲击,化危为机的强大底气。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只要精准施策,有效扩大内需,就一定能够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章提出,优化供需结构,激活居民潜在消费需求。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当前,激活被疫情抑制和冻结的居民消费需求,提振经济发展信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更加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要积极出台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例如,疫情得到控制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发放各类消费券,餐饮企业实行发放优惠券、会员积分、无接触外卖等方式,激活居民消费潜能,很好地发挥了消费的杠杆效应。另一方面,还要从供给端着手,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消除无效供给,创造适应高品质需求的有效供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企业停工停产,产品供给出现停顿,客观上给中国企业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提供了机会。为此,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从深层次上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比如,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扩大保健用品、健康营养食品、健身用品等健康产品的生产销售,更好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消费需求。

  提升服务质量,适度扩大公共消费需求。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公共消费与居民消费共同构成国内的最终消费需求,适当增加公共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公共消费具有福利性、保障性的特点,合理适当的公共消费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目前,中国公共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总体偏低,还有增加的空间。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的重点是增加居民的社会性消费,包括扩大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健康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为居民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产品,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公共消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通过减少居民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并将其转化为其他方面的消费,进而间接刺激居民消费,引领居民消费升级。通过公共消费加强对小微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购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保护市场主体,促进居民就业。

  补齐民生短板,释放民生领域投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能够充分释放民生领域的投资需求,充分激活国内市场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根据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当前扩大民生领域的投资需求,可以着重于以下方面: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这些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既可以快速带动投资增量、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振兴经济,又可以切实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创造美好生活环境,提升社区治理服务能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通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民生投资需求,带动相关行业企业的正常运行;继续推进教育、医疗、健康、体育、养老、文化等领域投资,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扩大消费、活跃市场提供强劲动力。

  新老基建并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需求。应对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强化逆周期调节,最简单、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明确提出了新老基建并举的举措,通过新老基建双轮驱动、同时发力,以强有力的内需扩大来对冲外需的疲软。所谓老基建,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差距,因此扩大老基建规模仍然具有很大潜力,是扩大有效投资需求的重要领域。所谓新基建,主要是指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有效投资需求,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成为各地引领新一轮投资的亮点;另一方面,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助力产业升级,激发更多新需求、创造更多新业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的谋篇布局打好基础。

  推进乡村振兴,充分挖掘农村消费需求。激活潜力深厚的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的发力重点,也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促进农业现代化,用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和技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扩大农业对相关工业产品的需求。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信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增加农村投资需求。打通消费品下乡渠道,适应当代农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专项活动,通过惠民补贴政策等激活农民消费潜力。

  创新消费方式,培育和扩展线上消费需求。疫情对线下消费造成了巨大冲击,线上新型消费却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季度,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3.6%。以直播带货、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为代表的线上新型消费不断涌现,逆势上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起到了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为了培育和壮大线上新型消费,扩大内需,各地应结合本地的实际状况,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用线上新型消费激活内需,进一步释放市场的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蓄势聚能。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