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台湾网 ->> 最新动态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金门蓝委陈玉珍感叹:厦门比台北还进步
http://www.CRNTT.com   2019-07-22 00:26:04


陈玉珍出席今年海峡论坛。(图:取自陈东珍脸书)
  中评社台北7月22日电(记者 倪鸿祥)蔡政府拉高两岸对立,制造紧张氛围,金门无党籍“立委”陈金珍接受中评社访时感叹,很多台湾人没去过大陆,存在许多旧认知,金门人常去厦门,比较了解大陆,大陆生活不断在进步,金门却是一成不变。厦门建设比台北还进步,实在令人感叹。

  陈玉珍1973年生,台湾大学中文、法律双修毕业,日本九州大学国际公法硕士,北京大学国际经济法法学硕士。父亲是前金门县议长陈水木。陈玉珍2002起担任两届金门县议员后放弃连任,2014年回锅,2018年县议员交棒弟弟陈志龙。2019年3月脱党参选“立委”补选当选,成为金门首位女“立委”,目前加入国民党团运作。

  陈玉珍表示,金门与台湾本岛民众对两岸关系概念真的不同。金门是前线,过去与大陆直接打过仗,许多民宅外墙都有弹痕,造成不少伤亡,台湾本岛反而从没交战过。照理说金门和大陆应有血海深仇,但金门人愿意和大陆往来,原因一是金门距离大陆厦门很近,一水相望,只要天气好,可以看到彼此,两边最近距离甚至只有1千米,金厦两边举办游渡活动十几年来从未间断。

  二是因为小三通,金门人常去厦门,每次去都会感觉厦门一直在变化。过去台湾一直教育“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指大陆穷困潦倒、水深火热,可是一去厦门看,人家生活是不断在进步,金门这边却是一成不变。以前是金门赚钱去大陆消费,现在是大陆赚钱到金门消费,两地经过十几、二十年整个翻转,金门人感受非常大,当然会感叹。

  她指出,台湾本岛的民众少和大陆往来,很多人甚至根本没去过大陆,对大陆存在旧有认知,尽管看新闻知道大陆有进步,但也会接触负面讯息,所以想法比较不一样。可是厦门各项硬体建设其实比台北还进步,尤其大陆全面进入网路支付时代,台湾这边消费主要还是付现,让她感觉很落后。

  她告诉中评社,人不论是在哪里生活,都会在乎个人生活,因为先要有发展,其他想要什么才好说,民进党经济做不好,一直拿意识形态、主权升高两岸对立、阻隔两岸互相了解,但金门与大陆往来多,自然了解较多,能体认两岸交流互相往来是好事。

  对于福建推动与金门、马祖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小四通),陈玉珍说,大陆很积极,做的也很快,问题只在台湾蔡政府准不准;去年金门与福建晋江“通水”典礼一度传出受阻挠,其实陆委会只是不希望办得很盛大而已,并没阻挠,而且搞不好选举过后,政府会有不同作为。何况小三通是陈水扁执政时、蔡英文任陆委会时做的。

  她常跟民进党“立委”说,就算把对岸当敌人也应了解对方,“知己知彼”没有不好,难道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吗? “锁国”对台湾更不好,因为长久下去会变成“夜郎自大”,会变得不了解世界,执政者会把台湾带到看不到未来的地方,这点真的令人感到很遗憾。

  她表示,金门是单亲聚落,每一个村95%以上都是同一个姓,彼此算得出亲戚关系,即便现在有外姓人口迁入也不受影响;而且每个“宗亲”一年至少两次以上祭祖,一整年庙会活动有200多个,所有婚丧喜庆都是全村男女老少出动互相帮忙,维持传统社会模式,所以“宗亲”影响力大。但“宗亲”并非为了政治而运作,而是为了祭祖、拜神,因为有共同的生活,所以彼此共识很高。

  金门设籍人口近14万,陈玉珍指出,金门到台湾工作发展的多达40万人,旅台第一代对金门感情深厚,第二代、第三代为了生活、就学方便,在当地落户籍后认同较淡,但只要常回金门,几乎都会爱上金门。

  外界认为金门向来是蓝营执政,陈玉珍认为,应该是单一选举一定要“非绿”,因为新党(李炷烽)、无党籍(陈福海)都有执政过,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曾拿过高票,而且县长以下的选举,大家更在意的是候选人形象、条件与人际关系、彼此互动等。

  陈玉珍指出,国民党没有党产后,基层小组长无法经营、民众服务社裁撤,现在只有选举到了才办座谈,所以对金门人影响小;不过老一辈长者多半对国民党很忠贞,经常临终遗言希望覆盖党旗,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光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