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智库网-台湾专家学者 ->> 邵宗海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邵宗海:《中国评论》的四根支柱与创新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8-12-09 00:13:39


  中评社香港12月9日电/两岸关系著名专家、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邵宗海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0月号发表专文,题为:《中国评论》的四根支柱与创新模式——贺《中国评论》成立20周年。作者指出:“细看了中国评论过去的发展过程,直到现在的发展规模,真的不敢置信地说,郭伟峰与周建闽这两位革命伙伴,竟创造了近代中国一个媒体企业的奇迹与示范的模式。中评的成功哲学告诉了我们:从无到有已不是重点,不断地创新,而且创造了一个别人难以赶上的模式,才是我们今天要去仿效的。”文章内容如下:

  一、前言

  《中国评论》成立20周年了,作为一个长期的忠实读者,也是长期提供稿件的作者,加上几乎在这块“两岸关系”、“涉台研究”或“大陆研究”的领域里,曾经与它一起同步成长,我觉得在它20周年喜庆时,不能不说几句庆贺的话。但是另方面,20年来受益于它的资讯提供、又得利于它历来对我个人论述的多次报道,我觉得自己的确不能有任何藉口缺席,而且更需要有点回馈的意思,来向它说声感谢。

  其中更重要的,还是在2000年9月我与《中国评论》的一段交往,得到他们对我的尊重,开始让我感同身受到这一生将会与这个媒体的发展相互结合。当时我正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担任客座教授,有一天接到两位创办人郭伟峰与周建闽请人转来一项请求,希望前来北大拜访我,向我请教些问题。平心而论,这项突如其来的讯息,确让我有点惶恐,也有点不得其解;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只是一个来自于台湾的普通学者,到底对这份仅由两个中年的大陆新闻从业人员所创建的杂志,能够贡献多少?加上当时《中国评论》月刊应该还是刚处草创初期,外界对它瞭解可能真的不多,即使要提供意见,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我当时住宿在北大“资源宾馆”,觉得很难劈头回绝对方盛情,就先回应了郭周二人在宾馆内附设餐厅的晚宴邀请。记得伟峰与建闽跟我踫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说:他们是得自汪道涵先生的强力推荐才来见我的。这句话让我想起首次去上海拜访汪老(应在1996年),记得跟老先生谈起“一个中国原则”应是如何运作时,竟把拜访请益的时间从原本规划的30分钟,在老先生的默许之下,得以延长到100分钟,此后就一直深深感受到老先生对我这位后辈的尊重。而伟峰与建闽这段开场白,不仅打动了我的心,也使得我瞬间就接受了他们两人。于是这顿饭局,用句很实在的形容:就像是一场冗长的讨论会,直到餐馆服务员告知营业时间已届满,才不得不宣告结束。由于事隔多年,当时许多谈话已难记忆,只记得有提到《中国评论》月刊是否能在台销售?我是否能经常提供稿件?以及中评本身今后可发展的路线等。就因为有了这段的典故,从此我把中评这些年来的发展,就当成是我自己的奋斗过程,对它投入与关注之外,还有许多“关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