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新能源汽车发展如何稳中求进?
http://www.CRNTT.com   2019-12-29 08:47:17


  中评社北京12月29日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万辆和9.5万辆,同比下降36.9%和43.7%,这已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的第5个月连降,且降幅呈扩大之势。由于去年12月份产销基数较高,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实现不了年初预计的目标,还可能变为负增长。对此,业内不少人忧心忡忡。一些借此否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声音又开始甚嚣尘上。

  经济日报发表记者杨忠阳评论文章认为,越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要求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文章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如何才能实现稳中求进呢?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政策要“稳”。国际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在产业孕育和兴起初期,政府对其通过一定补贴加以培育是很有必要的。但随着产业逐步成长成熟,补贴最终要退出,实现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应当看到,虽然财政补贴退坡是大势所趋,但退坡的幅度和节奏也很重要。与过去平均每辆新能源汽车补贴额下降15%左右不同,2019年下半年,中央财政补贴退坡50%,并且取消了地方补贴。退坡幅度之大,远超企业降成本的速度,以至于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控亏”措施,放缓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投放。与此同时,此前发布的使用环节非财税支持政策,大部分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落实,这也使得消费者体验不如预期,购买意愿不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已成为当前汽车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有效缓解中国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更是加快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然而,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远不如传统燃油车,短期内指望新能源汽车完全靠市场驱动并不现实。现在新能源汽车七成销量之所以来自限购城市,就很能说明问题。因此,要保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避免产业大起大落。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要“进”。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扶持和企业不断努力,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具体到企业的产品,仍存在价格高、续航短、充电难等问题。财政补贴政策对培育新能源汽车初级市场是有效的,但若长期执行,企业容易患上政策“依赖症”,丧失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也容易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决定在2020年之后,财政补贴全面退出的初衷。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过程中,企业更应通过竞争,加强技术进步和产品进化,提升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没有企业的竞争,就没有产业的进步。回溯全球汽车百年历史,既是一部市场竞争史,更是一部技术创新史。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唯有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电动化与智能化融合创新,通过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培育出比燃油车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创造出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商业模式,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