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精准施策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7-19 08:09:06


 
  提高创新能力最核心的是加紧培育创新发展模式

  有了足够的创新人才,还要有能使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机构、资源条件、机制规则等。否则,即使创新人才有再高创新能力,也难以有效持续发挥。培育微观主体的创新模式就是要建立把微观主体的创新热情,创新动力,创新资源转化为创新行为的有效机制。也就是微观主体通过对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创新规则等要素和方面的综合运用所形成的创新工作平台和创新工作方式。微观主体包括工商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文化医疗事业单位等这些为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和管理的单位和系统。在掌握创新理论与方法、拥有足够创新人才的基础上,培育形成微观主体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微观主体施展创新能力,开展创新实践,实现创新发展的核心,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把目前大部分单位“碎片化、随意性、自发式”的创新实践转变为“系统化、制度性、自觉式”创新实践。只有这样,创新能力建设才能走上:“培育——实践——积累——实践——飞跃”的良性轨道。

  微观主体创新发展模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与资源系统。资源是指人,机,数据库。人是指创新人才。对原系统人才进行创新培养,能更快推动本系统较快地进入创新发展模式。数据库是指专用的“功能—知识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要把与本单位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所有功能提炼出来,并每日更新,始终保持这个数据库数据最新和最全。机是指专用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将和数据库一起构成创新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创新人才和创新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又共同构成了创新资源系统。二是机构与规则。微观主体要组建本系统的创新机构。创新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是经过专业培训,且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机构成立后,要制定明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成果的检验标准。创新机构的工作运行规则要在单位章程中明确载明,以保证机构有效运行。规则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应是单位中创新的内容和范围。它将保证单位中“应创尽创” 和“应创必创”,而不是目前的“想创就创、不想创就不创”的状态。三是建设与运行。微观主体创新模式建设工作要统一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人才培训、平台建设、规则设计等要同时展开。这个过程中,首先是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心,其次要确立单位创新机构的地位和权威,最后要从科技和管理两个方面共同发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国有单位应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国家国有企业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系统的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标准和建设培育纲要,组织实施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工程,颁布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检查验收标准并组织检查验收工作,使国有企业发展模式由实实在在地由资源依赖、规模扩张转变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上来。

  提高创新能力需要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21世纪的创新已不再是以往个人主体和集团主体的单打独斗或孤军作战,而必须是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完善的软硬支持条件、系统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中进行的。即在一个系统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中进行的。所以,建设系统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区域创新体系是指一个空间范围内由创新文化宣传系统,创新教育培训系统,创新主体建设运行系统,创新支持服务系统,创新政策环境系统等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本区域内创新发展的综合有机整体。区域创新体系的科学建设、系统推进和有效运行,是该区域党政部门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也是该区域转变发展方式,走上创新发展道路的基本标志。

  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功能包括:创新文化宣传系统。应由区域党政宣传、组织、人社等管理部门牵头,立体化、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和传播理论、普及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培训系统。区域党政机关的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组织和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组织创新培训讲师团,对区域内所有单位的人员进行培训;创新主体建设运行系统。区域经济行政管理部门成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督导工作小组,深入行区域内内各单位,指导督促各单位建设创新发展模式,并进行考核,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推进;创新支持服务系统。包括提供硬件支持服务的分析、检测、实验、样品制作等业务的服务系统,和提供软件支持服务即创新咨询服务的“行业创新咨询服务中心”以及其他服务的机构;创新政策环境系统。行业管理部门根据情况,调整政策或出台新的政策,以引导和保障该工作顺利推进和高效运行。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为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党和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表现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向的引领和指导。但对微观社会主体来讲,创新却是他们的基本职责和行为,也是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政府对微观主体提高创新能力的支持,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重在环境塑造和秩序维护,而不应过多地采用经济手段。即使采用经济手段,也应重在后端的成果奖励,而不在前端行为支持。支持创新行为,极有可能扭曲和误导创新。使有些微观主体重视创新的行为表现,而忽略真正的创新成果取得。同时,会有可能破坏市场的公平公正性。

  通过以上诸条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提高创新能力的认识问题、人才问题、体制机制问题和体系建议问题,中国从微观层面直到国家层面的创新能力就将得以大幅度提高。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李河新、李静(李河新系中国文化研究会会长,李静系中国文化研究会创新文化委员会主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