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0-08-13 07:44:44


 
  精准解决“两业融合”中的困难

  文章认为,尽管中国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创新应用程度、区域差异、配套政策、融合主体和人才支撑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第一,研判创新应用趋势,拓展融合空间。政府和企业对“两业融合”的认识不断增强,但在具体发展中,适应新发展趋势和面对长远竞争的改革力度有待加强。因此应积极研判创新应用的发展趋势,明确技术创新应用为代表的先进性和现代化发展方向,充分重视产业发展中的创新应用实践,不断挖掘在技术落地、商业模式、生产组织、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内容与经验,鼓励和拓展“两业融合”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衔接配合与资源配置上的相互支撑,努力提升整体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做好区域发展规划,协调发展关系。各地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各自为政的产业引导情况普遍存在。应结合各地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特征,重点分析区域内与区域间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情况,推动区域分工协作,提升“两业融合”方面的区域整合能力。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资源整合、产业链拓展和服务功能辐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三,改善服务工作机制,构建精准扶持“政策工具箱”。在传统的部门分工面前,“两业融合”带来的许多边界性新问题导致服务与监管上出现责任推诿与矛盾重叠并存的现象,影响了企业解决困难的进度。因此需要强化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捋顺工作流程,建立高效协同、共扶同创的工作机制。放宽市场准入,避免过度干预,构建支持产业融合的宽松政策环境。在财税政策、引导基金、用工用地、标准建设、规划协调等方面精准发力,构建有利于融合发展的“政策工具箱”。

  第四,培育融合发展主体,激活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尽管中国已形成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有融合意识和能力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在融合发展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仍然欠缺;中小微融合型企业成长缓慢,专精特新类企业的融合发展活力受到限制。因此,应强化龙头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的引领和支撑效应;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和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灵活创新的优势,支持企业通过行业协会、企业联盟、协作配套等方式开展业务上的合作与融合。

  第五,培育融合人才体系,放大人才资本效能。当前,中国能够适应“两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供给总量仍显不足,同时存在融合型人才区域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应加大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市场为导向,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专业培训机构定向培养“两业融合”发展紧缺的各类人才。鼓励地方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对接需求的优惠政策。在吸引力较弱、引人留人困难的地区,多加重视对本地年轻人的培训、培养与扶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